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孔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 题号:2163224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自古以来,各行各业人才辈出,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这一时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的、珍贵的思想宝库。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材料三


               图三:孟子                                                            图四:荀子
(1)根据材料一,指出“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及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历史内容,并指出其发展趋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三、图四人物的思想主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他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

材料三:他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1)材料一中描述的历史人物是谁?说出他生活的时代。
(2)他创立了哪一学派?根据材料二说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的思想后来由他的弟子整理成哪本书?
(3)材料三说的是他在哪一领域的成就。为打破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他创办了什么?
2021-03-21更新 | 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来自各诸侯国活跃了一百余年的儒家王者师、道家传人、法家骨干、阴阳家领袖,他们互相对立、互相争鸣、互相吸收、互相促进,共同培养了特殊的理想人格民采、留下了示范后世的良言淑行。

——摘编自王立(百家争鸣与大一统》

材料二:


   

万历年间。徐光启与利玛窦在北京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崇祯二年(1629年)朝廷任命徐光启督修历法。他聘请耶稣会士龙华民、汤若望等参加。最终以《崇祯历书》为总题目编译了46种.137卷巨著。详细介绍了欧洲先进的天文学知识。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长安旅舍与于慎微长官接邻

崔致远

上国羁栖久。多惭万里人。

那堪颜氏巷,得接孟家邻。

守道惟稽古。交情岂惮贫。

他乡少知己。莫厌访君频。

注:崔致远是9世纪朝鲜人。旅居中国16年。


(1)根据材料一说明各思想流派之间的关系。该材料描写的是中国古代哪一思想局面?
(2)读材料二,敦煌莫高窟造像体现了中华文化与哪一宗教文化的融合?徐光启等人主要学习了西方哪些学科门类的先进知识?
(3)读材料三,崔致远的作品主要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哪一思想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学说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朝代及措施。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2023-06-07更新 | 1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材料二: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战国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是哪家思想的创始人?结合所学,指出他在教育上有哪些贡献?

(2)材料二中“书籍被烧”带来的“致命打击”指的是秦朝哪一事件?

(3)材料二中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是指春秋战国以来思想界活跃的什么现象?除材料一所代表的学派外,你还能列举出当时的其他任一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吗?

2018-12-09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