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动荡的春秋时期 > 春秋争霸 > 春秋争霸的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 题号:21680360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化

材料一   (孝公)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为田开阡陌。

——《史记.秦本纪》


(1)商鞅属于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依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作用。

材料二   从春秋到战国,中原各国和相邻的周边各族有频繁往来和密切的联系,华夏族吸收了周边民族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广泛的族群。

左图是历史故事连环画《胡服骑射》,讲的是战国时期赵国赵武灵王的故事。赵武灵王为了改变赵国日渐衰落的状况,改穿胡服,学习骑马射箭,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使赵国强盛起来。
中山国是唯一由戎狄(古时对周边民族的称呼)建立的国家。近年在中山国都城,出土了数以万计的青铜器、玉石器、漆器等文物,其游牧民族风格明显,突出了独具特色的游牧民族个性,同时也兼有中原文化的要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区、各族人民加强联系的表现。

材料三   战国后期,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都江堰示意图
(3)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说出都江堰工程的创新之处。结合材料三分析这一工程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材料四   在评价春秋争霸战争时,有的人说:“春秋无义战”

列宁曾这样评价战争:“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加速破坏了极端有害和反动的制度。”

——《列宁全集》


(4)请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辨析以上观点。

材料五   春秋战国时期,传统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士人们思考社会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促进了思想文化的进步。

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③“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④“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欲,而民自朴。”

⑤“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5)以上主张属于儒家学派的是_________;属于道家学派的是_________;属于法家学派的是__________。(只填写序号即可)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代,居住在周边的蛮、夷、戎、氐不断袭扰中原,中原霸主也以“壤夷”相号召,与之进行斗争,于是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徙、大交流,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打破了各族间固有的地域界限,为各族的交往融合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前提,从而密切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经济文化的联系。

材料二



北方少数民族放牧图                                                                                北方少数民族耕种图

材料三   壬寅,革衣服之制。

——《魏书》

今欲断北语(鲜卑语),一从正音。

——《魏书》

他迎娶卢氏、崔氏等汉族之女,并令自己的弟弟同样娶汉女为王妃,鼓励胡汉通婚。

——《魏书》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行,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阅读材料一,说说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对民族关系产生的影响。
(2)上图说明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大规模迁徙后,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3)材料中所呈现的“正音”指的是什么?这一系列的改革对当时民族的关系起到了什么作用。
(4)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2024-01-26更新 | 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依据材料一,分析华夏民族形成的特点。写出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两位人物。

材料二:



(2)对比图一与图二,指出春秋前期和后期的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

材料三:春秋时期,少数民族姜戎族的首领驹支在与晋国大臣范宣子对质时能够像当时中原的“诸华”“诸夏”的诸侯外交一样,赋诗言志,朗读了《青蝇》一诗,成功解围;晋国大臣魏绛主张用议和的策略,与各戎族订立了盟约,争取到晋国周边各少数民族的拥护,使晋国稳定,更是传为历史佳话。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说一说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四: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4)材料四中包含了秦始皇建立秦朝后采取的哪几项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5)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华民族怎样的发展趋势?
2019-11-27更新 | 5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地区的社会转型及周边族群的交融,……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奠定了基础。

——《人民日报》2013.7.22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春秋争霸产生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2)材料二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这一现象对江南地区的开发有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三:在改革中,孝文帝首先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接着就开始了全方位的汉化改制。……把本民族完全融入了汉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促进了民族交融和统一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

——管芙蓉《“胡服骑射”与“孝文改制”》


(3)材料三中北魏孝文帝“汉化改”的具体做法有哪些?(答出两个方面即可)
2022-04-20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