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三国鼎立 > 三国鼎立的形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 题号:2169487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向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南迁的浪潮。


(1)依据材料一,请你指出“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见下图。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下图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面貌。


                       
                    图一 汉人胡食图                                               图二 汉人牛耕图                                          图三 穿汉服的少数民族贵族
(3)从材料三中可以得出当时民族关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特征。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注:指诸侯国)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今,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大一统的局面被封建官僚和军阀的割据所代替。在这个时候,似乎中国历史又退回到了分裂时代。但这种似乎后退的现象,并没有改变中国以君主集权制为基本国家制度的情况,在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里,他们不断延续和重复着汉代的制度。大一统制度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受到考验,并越来越向着完善化和规范化的趋势发展着。

——摘编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秦始皇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材料中的汉皇帝是谁?结合所学指出他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两位皇帝对国家治理有何共同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点,并指出这一时期对大一统制度的积极贡献。
(3)综上,说说你对中国古代大一统的认识。
2022-02-17更新 | 4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华文明多元融汇,是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显著特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动荡时代的相遇】

材料一   “一方面,它确是无道义战争,灭国杀人,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和痛苦;另一方面,它又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它既使诸侯国数量减少,逐渐形成了局部地区的统一、又促进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少数民族的交融,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交融的高潮。”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统一时期的相处】

材料二   在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有了很大的发展,民族间的交流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南方汉越在矛盾与冲突中交流和融合,西部贸易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民族的分化、重组与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动力,并注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王文光《秦汉时期民族关系互动述论》

【分裂时期的相融】

材料三


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复兴时期的相望】

材料四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2019年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1)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位材料一描述的战争中出现的霸主,并根据材料一、归纳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汉时期民族间交流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秦朝和汉朝为应对北方少数民族采取的措施各一例。
(3)材料三的图反映的事件有什么意义?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一例魏晋时期体现游牧民族“中国化”的具体史实。
(4)综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如何处理民族关系方能有助于民族和谐、国家发展?
2024-02-20更新 | 1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经济发展是国家富强的基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摘编自《战国策》

材料二   汉文帝、汉景帝在位期间,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将田赋降至三十税一。文帝在位20多年,不修室苑。文帝和景帝时期,还减轻刑罚,废除伤残肢体的肉刑。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吴王擅鄣海泽,邓通专西山。山东奸猾,咸聚吴国,秦、雍、汉、蜀因邓氏。吴、邓钱布天下,故有铸钱之禁。

——摘编自[西汉]桓宽《盐铁论》

材料四   今军士屯田,储粮差积,其令郡国收见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今国有众军,并多精勇,宜且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及军假吏,今还复民伍。……朕无益百姓,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务从约省。

——摘编自《后汉书·光武帝纪》


(1)根据材料一,归纳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汉初年出现的治世局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现这一治局面的原因。
(3)材料三中,西汉初年地方上有哪些经济特权?针对该现象汉武帝采取了哪些举措?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光武帝在统治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发展经济,并概括历代统治者为解决经济问题实施的措施的共同之处。
2022-03-09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