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末农民大起义 > 秦朝的暴政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 题号:2172316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

材料二:秦朝的死刑种类多,共有十多种,如腰斩、车裂等,还有“族诛”“连坐”等。

材料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材料四: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材料三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2)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3)材料四中的“楚汉”分别指的是谁?这两位历史人物在推翻秦朝统治的过程中各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4)强大的秦朝只存在了十几年就灭亡了,它带给我们什么深刻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开创的……体制实包含三大要素:君主“独制”(最后裁决权一归于君主),地方集权于中央,以及官僚任免而不得世袭(流官)。

——王家范《重评明末“封建与郡县之辨”》


(1)秦开创的“体制”指的是什么?为使“地方集权于中央”,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片反映的秦朝统一措施涉及的是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请试做说明。

材料三:秦始皇建立万世帝国的梦想彻底破灭了,不过他创建的帝国制度却保存了下来并延续了2000多年,从而成为世界历史上保持时间最长的政治制度。在中国后代史书中,秦始皇多以暴君的面目出现,但今天的中国学者却公正地认为他是统一中国的功臣。

——《中国:传统与变迁》


(3)依据材料三,概括对秦始皇有哪两种评价?
2022-11-24更新 | 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人民是历史的真正主宰者。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为表示皇帝的独尊地位,规定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诏”,印章称“玺”,其他人都不许用,对皇帝的名字也要避讳。这些规定被历代王朝沿用。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材料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1)材料一中的规定有何特点?周朝和秦朝统治地方的方式有何不同?
(2)材料二中的历史信息体现了秦朝的统治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有何作用。
(3)材料三中的情况导致什么后果?写出秦的兴亡带给你的启示。
2023-11-02更新 | 3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记、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材料二   嬴政26年,皇帝尽兼天下诸侯,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发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货币一统。

——《史记》

材料三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过秦论》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两项措施?
(2)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二中秦始皇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在中央主要由哪些官员负责?
(4)材料三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的是秦末农民起义,领导这次农民起义的两位领袖分别是谁?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2-11-29更新 | 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