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孔子
题型:选择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1 题号:21758231
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法家强调用“刑罚”来加强统治。道家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他们提出“无为而治”。这些内容反映的现象是(     
A.诸侯争霸B.变法革新C.百家争鸣D.民族交融
17-18七年级上·河南平顶山·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51]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促进教育公平。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下列言行中最能体现促进教育公平的是
A.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B.“为政以德”
C.“温故而知新”
D.“仁者爱人”
2018-11-30更新 | 157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习近平主席讲话之所以引人入胜,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善于运用古代典籍、经典名句,给人以思想启迪。其中引用的经典“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人用水作镜子,可以看见自己的形象;一个国家只要用老百姓作镜子,就能知道治理的状况。)体现了诸子百家中
A.道家顺应自然思想B.儒家体察民意思想
C.墨家互爱互利思想D.法家依法治国思想
2022-05-16更新 | 131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古人曾说:“夫孝,德之本也”。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2019-11-23更新 | 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