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夏商周的更替 > 夏朝的兴衰 > 夏朝的建立与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 题号:21798236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代时期,理想中的天下是一个以华夏为中心的政治共同体。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通向大一统。

——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材料二   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西部的贸易和交流日益频繁,在汉武帝时期尤为明显;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而北方边境却战争不断。

材料三   “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峭函帝宅,河洛王里(洛阳为数朝之都,素来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该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

材料四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的说:“以前以为北魏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六朝的时代特征与六朝文化之形成》

(1)根据杜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三代”指的是哪三代?“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有什么追求?为此,他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2)秦汉时期,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
(3)坚决主张迁都洛阳的北魏皇帝是谁?依据所学知识,说一说北魏的改革措施除材料三所述还有哪些?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北魏改革的影响。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材料二:禹建刑法,百姓不敢僭越。禹组军队,外夷不敢小觑。禹修城池,边防得以巩固。禹纳贤才,内政得以贤明。禹疏河道,百姓无不爱戴。禹战三苗,宇内无不拥护。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
(2)夏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3)阅读材料二,哪些方面表现出夏此时已经具有国家的雏形?
2019-10-09更新 | 3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制度的建设
从部落联盟时代到夏王朝的制度演变

(1)请结合上述图示,写出夏王朝的“制度”名称。
西周的制度创新

材料一   



(2)分封制确立了西周的社会等级。请把《周代贵族等级示意图》填写完整。运用材料一中的图文资料,说明“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的统治”这一观点。
秦朝的制度建设

材料二   (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人);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3)依据材料二,概括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结合所学,写出秦朝推行郡县制的影响。
汉武帝的治国措施

(4)上述图片反映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治国措施?你如何看待这项措施?
2020-02-10更新 | 18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探寻文物历史从考古中出土的古代文物,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可以用于研究古代社会状况。下列图片中的文物来源于不同时代,从中可以管窥中国古代生活的不同方面。


(1)将上述图片中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按时代顺序排列。(填写字母)

(2)上述图片可以用于了解古代社会状况,按照示例完成下列任务。
示例:戴枷奴隶陶俑可以反映商朝时期的制陶技术,也可以反映奴隶的生存情况。任务一: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的铜牌可以反映_________,也可以反映__________。任务二:利簋及铭文也可以反映__________________
(3)“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的高峰”,材料E所示的《韩非子》书影是这一思想文化高峰期的重要代表著作,小王同学还想要了解其他学派的思想,请你为他推荐一本著作,并说明理由
2023-11-21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