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孔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 题号:21810805
寻迹文化源,共享文明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字之根】

【思想之源】

三代时期,理想中的天下是一个以华夏为中心的政治共同体;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大如何重新迈向大一统。

【科技之光】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艺术之美】

(1)下图中的文字使用了哪些造字方法?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何时?秦朝对汉字的发展有何贡献?
(2)图片人物依次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战国时期出现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被后世称为什么?“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其思想主张有何政治目的?
(3)写出图片人物的代表著作。材料中这段文字出自谁的著作?该著作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的什么精神?
(4)写出图1青铜器的名称,你认为它有可能采用的铸造方法是什么?图2作品的作者是谁?他独创了什么书体?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今史学界一般把“文明”一词用来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阶段。这种社会中,除了政治组织上的国家以外,已有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活动的中心。它们一般都已经发明文字和能够利用文字作记载,并且都已知道冶炼金属。文明的这些标志中,以文字最为主要。

——摘自夏《中国文明的起源》

材料二


材料三   文明交往是一个双向或多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各个文明之间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又相互冲突、相互抗争,其常态是相对的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在文明交往中,几乎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可以从利益因素中找到答案。

——摘自彭树智《文明交往论》

材料四

阿拉伯和拜占庭两大政治实体之间的冲突,实质上是两大宗教文明间的较量。在7世纪﹣10世纪间进行了数百年的征服与反征服,在力量此消彼长的过程中也加强了两大文明间的接触与交融。

——摘编自王三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材料五   各种具有差异性的文明在地位上和价值上是没有高低贵贱优劣之分的。……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文明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吸纳时代精神的精华,增加新的血液。

——摘编自《习近平关于人类文明的若干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明的这些标志”包括哪几方面?
(2)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两种古代文明有什么不同?并说明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因素。
(3)公元前5世纪,上述两个文明第一次出现了隔空碰撞,此时思想文化领域空前活跃。请分别说出两大文明在这一时期关注“人的善和美德”的思想家各一位。
(4)简要提炼材料三中作者关于“文明交往”的观点。
(5)结合所学指出材料四中“较量”的两大宗教。并写出图中“A”、“B”两位航海家的名字及支持他们航海的国家(或政府)当时所追求的利益。
(6)谈谈你对习近平这段话的认识。
2023-11-10更新 | 1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探索任务:走近历史,欣赏“和谐”篇章
(1)列举古代中国出现的治世或“盛世”一个。   
(2)“人和自然”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核心基础。诗句“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中的“李太守”是指              , 他修建的          是“人与自然”结合最好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3)人本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的精髓。写出下表中体现这一思想的著名思想家。   
思想言论“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兼爱”“非攻”“仁政”“民贵君轻”
思想家

2017-12-23更新 | 4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围绕“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这一主题,老师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识图——感知生产力的变化】

铁农具


(1)铁农具是何时出现的?这一时期导致农业生产力提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任务二【阅读——实证社会制度变革】

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战国时期,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春秋争霸”中第一个霸主是谁?各诸侯国“变法改革”中成效最大的是哪个国家?
任务三【述说——学术思想的“争鸣”】

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结合所学知识,道家、儒家的创始人分别是谁?“诸子百家”反映的历史现象有何意义?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变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023-12-27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