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铁犁牛耕的使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 题号:21247008
围绕“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这一主题,老师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识图——感知生产力的变化】

铁农具


(1)铁农具是何时出现的?这一时期导致农业生产力提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任务二【阅读——实证社会制度变革】

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战国时期,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春秋争霸”中第一个霸主是谁?各诸侯国“变法改革”中成效最大的是哪个国家?
任务三【述说——学术思想的“争鸣”】

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结合所学知识,道家、儒家的创始人分别是谁?“诸子百家”反映的历史现象有何意义?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变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诗

材料四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
(3)材料三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并指出“秦王扫六合”的意义。
(4)据材料四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
2022-12-25更新 | 5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关注民生,发展经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铁制农具和穿鼻环的牛尊


材料二   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文帝提倡以农为本,景帝“令郡国务劝农桑”。

材料三   西晋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紫色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做出更步障50里。

材料四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材料五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六   东晋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1)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2)分析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初期出现了怎样的盛世局面?这一繁荣局面的出现与政府实行的哪一政策有关?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腐朽的西晋统治最终导致了怎样的乱世局面?
(4)材料四五中《史记》和《宋书》所记载的汉朝和南朝时江南的经济情况有什么变化?
(5)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这样的变化对我国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6)分析以上材料,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实际,请你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一条好的建议。
2024-01-10更新 | 4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一部思想解放史,就是一部互融交流的文明发展史,也是一部除旧布新的改革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

——易中天《先秦诸子文化》

材料二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跨世纪大辩论”指什么事件?列举“大动荡、大变革”在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方面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要试验的经济模式。并简述邓小平南方谈话是怎样推动社会发展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华民族不断实现伟大飞跃的主要原因。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