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 题号:21816726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完成统一后,当时其统治范围为“东至海暨朝鲜,西起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实行什么样的体制才能有效管辖这辽阔的国土…汉代诸侯王在王国内有充分的统治权,他们不仅拥有行政权,还拥有财权和兵权,甚至在某些方面“僭(jiàn,超越)于天子”,俨然如一个独立王国。

——摘编自王云度《秦汉时期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关系的探索》

材料二   史料说史

秦半两钱内蒙古赤峰、陕西临潼等地均有出土衡器八斤铜权陕西西安、咸阳、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材料三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公元前124年在京城设立太学,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所有完备规章制度的学校。太学以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为教材,教师则由儒学博士担任。由于适应国家培养官吏的需要,太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儒生们开始大量进入政权体系,中国封建时代的统治思想逐步巩固起来。

——《剑桥插图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和汉武帝针对材料所述问题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应对?
(2)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材料二如图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哪两项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创办太学的目的是什么?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有何影响?
(4)以上材料和问题的探究体现了秦汉时期怎样的时代特征?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分久必合,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炎黄子孙共同的心愿。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于是,上从其计。

——《汉书》卷六十四

材料三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三国志》

材料四 如下图所示:《三国鼎立形势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白诗中所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在地方推行了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主父偃向汉武帝提出了怎样的建议?他的建议为什么被汉武帝所采纳?

(3)材料三中提到“操遂能克绍”,是指哪次战役?什么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根据材料四《三国鼎立形势图》,分别写出A、B、C三个国家的名称。

2018-12-29更新 | 6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文明史历经近五千年的发展,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发展,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并促进了民族融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礼记·礼运》

材料二   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分封出去的邦国……仍是“有共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   某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其所反映的制度变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周分封制的创新之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示意图是哪一朝代创立的什么重要政治体制?其中哪一制度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4)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三,指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变化。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创新的看法。
2023-10-06更新 | 4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汲取历史的智慧:历史留下了人类发展的足迹,指点着前进的航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看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 、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 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

——人民日报热点辨析

材料四: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折射出中华民族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秦王朝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创立了什么制度?汉武帝为实现“地理空间的整合与凝聚”,采取了什么措施?从材料一可见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2)图中AE两处汉代地名是什么?为加强对C处的管辖,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该机构的设置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一带一路”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4)材料四中“北魏是汉化先行者”是指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指出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今天的中国发展可以汲取哪些历史智慧?
2021-02-24更新 | 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