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夏商周的更替 > 分封制和宗法制 > 分封制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 题号:2194320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朝建立后逐渐形成了“天下——国——家”的权力配置结构。天子统领天下,天下之域内有诸国,诸国之内又有家,国与家都采取世袭制。起初这种治理结构有利于保证地方政权的建立和稳固,从而推进了中央统一和地方稳定。秦统一后,新的权力配置促成了新的社会统一和整合,各级政府官员基本都由中央统一任命,从而对国家统一和地方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摘编自刘凤雪《国家权力的纵向配置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材料二



两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材料三   考古发掘——北魏元邵墓

墓址墓志墓中陶俑
该墓位于洛阳老城东北4公里。元邵墓平面图,其中①处是元邵墓志。墓志写道:元邵,字子开,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之孙。陶俑头戴胡式风帽,上身着汉式宽袖大衣,下身则为北方少数民族盛行的裤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写出西周和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所实行的政治制度。说出这两种制度的共同作用。
(2)依据材料二,指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的问题。结合所学说出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出北魏元邵墓反映出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结合所学,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既有传承也有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材料二   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   下图。


材料四   分封制与县郡制的根本不同在于:封君及其封邑是世袭的,而县、郡长官由国君任免,直接听命于国君,领取俸禄,概不世袭……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度既是适应政治统治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自赵毅、赵铁峰《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中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被称为什么?
(2)材料二反映出首领产生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描述的是什么制度?
(4)根据材料四,概括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依据材料并结合当时的时代特征,分析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度的原因。
2019-11-21更新 | 1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革新进取是中华民族精神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史记》

材料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材料三: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

——《史记》

材料四:(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

——《史记》


(1)材料一中“一匡天下”的是谁?写出他能成为春秋首霸的原因。
(2)材料二所讲述的是西周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4)依据材料四概括这一事件的作用。
(5)综合上述资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020-11-22更新 | 7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礼运》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三字经》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我国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2)根据材料三,说明在周初能够取得“封侯”地位的对象是哪些人
2019-12-12更新 | 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