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 题号:22011854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在秦国范围内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编译自刘向《战国策》

材料二   如图所示为四方古印文,它们均是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见证。


材料三   (孝文帝)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少数民族旧俗)。……卿等何为,而违前诏?”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


(1)材料一中的“商君”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教民耕战”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四方古印文,提炼有效的历史信息(至少两点)。
(3)材料三中的孝文帝属于哪一民族?留京官员违背了他的哪项诏令?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颁布变法令规定:废除土地国有制,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白寿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从材料看,这项法令的实行有什么作用?

材料二   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维基百科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重要措施?材料一、二反映了商鞅变法在哪一方面的措施?

材料三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3)从材料三看,改革的哪项措施激励人们“勇于公战”?这次改革与秦统一有什么联系?
(4)根据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认为改革和创新对历史发展有何作用?
2020-10-07更新 | 8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史记》

材料二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

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

(1)材料一中的“商君”指的是谁?这句话体现了他怎样的思想?“商君”是哪一年在谁的支持下开始变法的?

(2)材料二体现了商君变法的哪一项措施?请你写出商君变法的其他措施。

(3)结合材料三以及所学内容,说一说这次变法的作用。

(4)商君最后被处死,请你说一说这次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从这次变法中我们能够得到怎样的启示?

2017-09-18更新 | 16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变法)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为此某校初一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中国古代改革(变法)”专题探究活动,请你阅读材料,参与下列活动。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材料二   “商鞅之法,良法也。……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

—— 毛泽东

材料三



(1)材料一中“霸诸侯”的国君是谁?根据材料一指出,他任用谁为相改革内政首先称霸?
(2)材料二体现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结合所学,请简要概括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想一想这一事件促进了当时北方的什么现象?
(4)综合上述改革,请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020-02-13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