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 题号:22111816
某校七年级(4)班同学以“社会发展与国家治理”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即位后,先后任用商为左长、大良造,进行全面的社会改革。在政治上,重刑治民。在经济上,鼓励农业生产。粮食和布帛生产多的,可以免除劳役。除井田开阡陌,统一了度量衡。在军事上,按新下敌人首级数受爵。凡在战争中斩得一个敌人首级的,赏给爵位一级:要做官的,委任五十石俸禄的官。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面貌焕然一新,从一个落后的国家,一跃而为“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强国,为以后灭六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姜越《鼎盛春秋》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有哪些?并归纳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

材料二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2)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二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二所表述的意思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是材料四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未涉及”。
A.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                                                    
B.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县令统领。            
C.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推行郡县制产生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   汉武帝实施新经济政策,加强中央集权体制,通过统一币制、官营盐铁、建立均输和平准制度等措施,打击豪强商贾势力,驱民归本,增强中央政府经济实力。

——摘编自张伟《汉武帝实施新经济政策因素分析》

下图为西汉铜币五铢钱,字体清晰,重量实为五铢,不易盗铸。



(4)上图所示文物从类型上属于____(A.文献史料B.口述史料C.实物史料)。(答题卡上只填字母番号)根据材料三,归纳汉武帝为解决经济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说明采取这些措施有什么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地方行政制度因中央集权的强弱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处在不断调整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包括:允许土地买卖,承认井田制的崩溃;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推行县制,把秦划为31个县,设令、丞掌管,令、丞由中央任免……

材料二   秦统一当年,针对统一帝国应该采取怎样的地方行政体制,大臣们进行了激烈辩论。皇帝采纳李所的建议,全面推行郡县制。郡县制为两级行政体制,以郡统县,县以上主管官员均由中央任免,职务不世袭。

材料三   汉初君臣将秦速亡的原因归结为废除分封,因此,汉初地方行改体制实行郡县与分封并行的体制,史称“郡国并行制”。诸侯王严重危及中央集权的统一与安全。文帝时,采用了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将任用王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势力;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采纳主父偃的建议,推行“推恩令”,此后进一步出台州削弱诸侯王势力的措施。

——以上材料摘编自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是推行什么制度?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的“皇帝”在历史上的称号是什么?据材料二,指出秦统一后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并概括这一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汉初地方行政制度存在什么问题?并归纳文帝、景帝、武帝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有什么共同点?
(4)综合上述材料,说说从战国到秦汉地方行政制度调整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2024-03-23更新 | 2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如果说曾国藩开辟了西化之路的话,左宗棠和李鸿章则是斗志昂扬地紧握了西化的火把。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有人说:“世界上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像邓小平那样通过他的政策使几亿人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

材料四:1929年10月24日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的“黑色星期四”,那天纽约股票市场遭遇暴跌,全国为之震动。从此美国经济就像雪崩一样,开始全面滑坡。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西化”指的是晚清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哪一次运动?
(3)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是在哪一次会议上做出的决策?谈谈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4)美国历史上的哪位总统挽救了材料四所反映的美国经济衰退现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他采取了什么样的改革手段?
2021-05-12更新 | 2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三   



材料四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宫赋》



(1)材料一中“商君”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
(2)“秦王”指的是谁? “他”完成“扫六合”是在何时?
(3)请写出材料三中图1的朝代疆域。
东____南____西____北____
(4)材料二中的如图、如图分别反映了该王朝采取了哪些经济、文化措施?请说出任意一个措施的作用。
(5)材料四体现了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2-12-07更新 | 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