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 题号:22112942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不同派系。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局面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材料四   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一位宦官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五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的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化文明。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四上刻的是什么文字?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想局面称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条路线的名称。此条路线谁开创的?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位宦官是谁?改进哪一技术?
(5)根据上述材料,你怎样看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文化自信,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这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文化传承”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艺术篇】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1)材料一展示的是青铜器中的典型代表,请写出它们的名字。

【文字篇】

材料二   中华民族有三道“长城”。第一道长城是秦始皇时期修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道“长城”是汉字……

——林语堂《如何理解中国人》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何时?秦始皇对汉字的发展有何贡献?

【思想篇】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图一:孔子                                 图二:老子                                      图三:韩非


(3)图片中三位人物分别属于哪个学派?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学派著书立说,互相辩论,形成了怎样的学术繁荣局面?请从以上三人中任选一人介绍其主要思想。

【感悟篇】


(4)时代在不断发展和进步,旧的传统文化也开始遭到挑战,请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023-10-16更新 | 5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

——摘编自《中国历史》

材料二: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有仁义……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摘编自《道德经》

材料三:君子有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摘编自《论语》

材料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摘编自高文兵《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诸子各派”争论的主要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政治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先提出这一主张的人物。
(3)材料三中的内容是谁的言行?根据材料三,指出他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的政治主张。此外,他在教育方面还做出了哪些贡献?
(4)根据材料四,写出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熠熠生辉”局面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局面产生的影响。
2023-09-17更新 | 4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18年6月9日,是我国第13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为纪念这一节日.承办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思想之美】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两位人物分别是谁?他们生活的时期在思想想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该局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科技之美】

材料二;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样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派别,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2)材料二列举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项,还有一项是什么?结合材料任选一项说出这项发明的重要影响。
【品德之美】

材料三: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信用券被广泛应用……中国商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牟利。

——摘编自《新全球史》


(3)材料三中阿拉伯商人在宋朝贸易,受到哪一机构的管理?由材料概括指出宋代商人具有的优秀品质?
【艺术之美】

材料四下图是“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文艺晚会的开场舞《千年之约》,将多种古老艺术呈现在世人面前,也把观众带回到了千年前那个见证丝绸之路畅通的地方

——敦煌。


(4)结合所学知识,你从材料四的图片中能感受到到哪些古老的艺术?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2019-03-01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