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夏商周的更替 > 分封制和宗法制 > 分封制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 题号:221489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诸侯一方面臣服于商,接受商王赐予的封号,一方面是土著国家的首领。诸侯国要负担纳贡、服役、戍边或随王出征等义务。商王还要派王族的亲信去地方监督当地首领,便于控制并加强其统治。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

材料二:秦统一全国后设郡县,意味着特定的中国“封建时代”体制基本终结。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汉武帝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其对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尤为明显。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体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该制度有何特点?这种制度的实行有何作用?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系统化、完善化”的制度是什么?该制度有何特点?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如何在制度上“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上述制度变革有什么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校分年级开展历史古都研学活动。
【七年级研学:周秦古都宝鸡】

陕西宝鸡是西周最早的都城岐邑和秦国国都雍城所在地。学生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中看到以下青铜器:西周速盘(如图)的铭文记载了文王、武王兴周灭商,成王开拓疆土,穆王征伐四方等史事,歌颂了周王的丰功,也昭示了家族的荣耀。它还印证了《史记》中西周诸王世系,证实了《史记》的真实性。


西周青铜母子虎(如图)造型精美,一只母虎口中衔着一只小虎。母虎张口竖耳,双眼圆瞪,虎足前蹬后弓,做前扑状,身上的圆点及线形纹饰象征老虎身上的斑纹,给静态的青铜器赋予了活力生机。



【八年级研学:十三朝古都洛阳】

学生在洛阳博物馆看到以下文物:

北魏时期陶俑

迁都洛阳后,鲜卑人的服装由窄衣小袖的胡服逐渐变为宽袍大袖的汉服。

北魏陶牛车

鲜卑人进入中原地区后,生活习俗发生变化,洛阳的很多鲜卑人由骑马变为乘牛车。

(1)活动前需要查找资料,确定研究主题,请列举查找资料的主要途径。
(2)说出“武王兴周灭商”后,为保证对地方的控制所实行的政治制度。依据以上文物并结合所学,概括青铜器的重要价值。
(3)三国时期的政权中以洛阳为都城的是________。(A魏B蜀汉C吴)(写字母)说出以上文物共同反映的历史现象;并说明出现这种现象的历史背景。
(4)请从安阳、西安、南京三个古都中为学校推荐下一次研学目的地,并从历史文化角度说明推荐理由。
2024-01-21更新 | 1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各地区……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融合,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王朝的建立者是谁?该王朝开创的哪制度,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
(2)从图一到图二,早期国家的统治区域发生了什么变化?为巩固疆土,图二王朝建立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商周时期典型的文明成果。
(3)材料二中“这一时期”是哪一时期?根据材料归纳“兼并战争”的影响。
(4)综上所述,概括夏商周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
2021-03-12更新 | 8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材料题

材料一:《三字经》中说“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材料二: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些地名的由来从历史上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材料三: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在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这种事例比比皆是。


(1)根据材料一说出夏朝和商朝的开国之君和亡国之君分别是谁?
(2)材料二中地名由来与西周的什么制度有关?该制度中重要的封国有哪些?受封的对象是哪些人?
(3)上述材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022-10-16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