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战国百家的代表及其主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 题号:22190757
杰出人物的智慧、意志和社会实践,对历史进程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及影响。

材料一


材料二



(1)将材料一中的历史人物按其生活年代的顺序排列。(填写字母)

(2)材料二中,就研究秦朝历史而言最可靠的证据是哪两个?(填字母)说明理由。
(3)除了“制度开创”、“思想传承”和“科技创新”三个方面外,请你再选择一个方面,列举(除本题外)任意一位在这一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参照表格样式,为其写一句介绍词。
方面:__________________,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介绍词: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文化自信是具有科学性的时代命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因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

材料二   在用纸以前,欧洲主要的书写材料是羊皮。印制一部《圣经》,要耗费羊皮多张,价格昂贵,一般人难以使用。纸与造纸米的传入,则大大改善了文化传播的条件,推动了西方文明的进步。美国学者德克·卜德评价说:“纸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会过分。

——《中华文明史》第二

材料三   纵呈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结合后世对其学术思想的研究,可见他从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护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蕴之于理法方药之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仲景中医理论思想研究》

材料四   书法艺术伴随着中华文明史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历程,书法创作威为书家心灵世界的展现,传统丈人们自觉地将书法纳入“正人心”的轨道,书法就成了地道的身心养、人格完善的过程。虽然作为实用性书写工具的毛笔已经出了历史舞台,但是作为中国艺术瑰宝的书法却保留了下来,它那独具的神韵、百读不厌的气质,至今依然令人倾倒、令人陶醉。

——《千年书法》解说词


(1)材料一中,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熠熠生辉”的局面称为什么?面对战乱和社会巨变,法家的韩非提出了怎样的济世良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造纸术的传播对人类文化发展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张仲景的医学思想。
(4)根据材料四回答,为什么书法能作为中国艺术瑰宝保留下来?中国历史上被誉为“书圣”的书法家是谁?
(5)综上所述,写出你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议。
2021-03-22更新 | 8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请你加入历史探究小组,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探究。
【探究一:多彩艺术】

材料一:

(1)图1是我国古代哪种文学形式的代表人物?图2记录了哪件民族交往的史实?
【探究二:科技光辉】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上方图示方框内①②③处的历史知识。
【探究三:思想智慧】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部分学派的思想主张(部分)

学派主张
道家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儒家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墨家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法家法不阿贵(法律不偏袒有权有势的人),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贫善不遗匹夫

——整理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些学派之间辩论的焦点。结合秦朝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对后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探究四:传承重任】

材料四:中国文化是在中国大陆上独立自发产生的,自源性文明具有深厚的环境根基、文化根基和生物根基,虽然可能因一时的起伏而兴衰,但在强大的“主根系”文明滋养下总能重换生机,蓬勃发展。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这是形成今天强大的中华文明的基础之一。中华文明“展示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和平性格、海纳百川的包容特质、天下一家的大国气度”。

——摘编自王明辉《求同存异开放包容——中国传统文化繁荣强大的根基》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代中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2024-05-04更新 | 5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百姓心为心。

——《道德经》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材料二:

材料三:倘若没有中国古代科技的优越贡献,西方文明的整个过程将不可能实现。试问若无火药、纸、印刷术和罗盘,如何能消灭欧洲的封建主义,而产生资本主义!如果没有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欧洲的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发现至少要晚上百年,欧洲的近代化将会大大推迟。

——李约瑟

材料四:

     

原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引入内地。

唐青釉凤首龙柄壶,其纹饰有希腊茛苕纹样,波斯的产物连珠,常见的印度舞人,佛教的象征莲华,中国传统的吉祥物龙凤。

(1)概括材料一所体现的共同思想。西汉初期统治者为践行这一思想采取了怎样的治国策略?
(2)材料二反映了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请任选一幅图片,说出它的名称并简述其承载的历史价值。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新航路的发现”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中国发明是什么?结合材料三概括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对欧洲的影响。
(4)指出材料四体现的“中华文化”的特点,并用两个中国古代史的史实加以阐述。(注意:阐述时不得使用材料四所给史实)
2024-05-10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