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伟大的历史转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84 题号:2223709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中国汽车协会的统计,截至199812月底,我国汽车行业的外商投资企业总投资规模已经达到了209.39亿美元;2000年,我国汽车行业新签约中外合资企业24家,总投资额5.1亿美元;2001年,汽车行业新签约中外合资企业17家,总投资额7.25亿美元。

——摘编自郭克莎、银国宏《10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

材料二   

新能源汽车出口在我国汽车出口中占比越来越高,成为我国汽车出口的核心增长点。从出口数量来看,根据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5月我国汽车出口175.8万辆,同比增长81.5%,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45.7万辆,同比增长1.6倍。新能源汽车出口数量保持高速增长,出口能力持续走强。

——柯婉萍《“双碳”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汽车行业有何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
(3)从引进外资发展汽车工业到新能源汽车走出国门,你认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的原因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坚持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就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岗村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和凤阳花鼓词:

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保存的“生死契约”

安徽凤阳花鼓词选段

“凤阳地多不打粮,禳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文革”时间)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1979年)

材料二:“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材料三:在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说:“广东省委提出了一个设想,利用自身优势,先走一步,在沿海划出一些地方单独管理,设置类似海外的出口加工区和贸易合作区。”……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开创一条出路来。”经济特区由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1)材料一中签订契约的事件促成了中央政府在全国推行了什么政策?两段凤阳花鼓词,道出安徽凤阳发生了怎样变化?
(2)材料二中的“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重要会议?它的召开有何伟大意义?(任答一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哪里。我国设置经济特区的目的又是什么?根据会议精神,1980年广东哪个地区后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
(4)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你认为现在应该怎么做将来才能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
2021-07-29更新 | 2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7年9月19日,毛泽东率领受挫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浏阳文家市集中,讨论中国革命究竟向何处去?毛泽东分析形势,认为敌强我弱,革命转入低潮,起义部队遭到挫折,敌人的主要力量在城市,目前我们攻占中心城市已不可能。因此,要改变攻打长沙的计划,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湘粤赣边界的农村去……同农民相结合,坚持农村斗争,保存、发展革命力量。旗帜引领方向,道路决定命运。毛泽东在文家市……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寻路”问题。

——摘编自《湖南日报》

材料二   这是一个转折点,此前中国已经有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现在是决定对其进行大规模改革。……这不是市场经济的发令枪,而是有关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公报提出了大幅提高生产力和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直至今日,这次会议仍被视为中国从贫穷的农民国家史无前例地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胚细胞。

——2018年德媒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评述

材料三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10月20日在北京召开。……现在面临的任务,是在继续深入搞好农村改革的同时,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不跟上来,不仅会阻碍农村继续前进,而且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坚决地系统地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是当前中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两个三中全会,前一个三中全会使改革首先在农村突破,这一个三中全会将使城市和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有一个大的突破。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节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毛泽东在文家市是如何解决中国革命的“寻路”问题的?
(2)根据材料二,归纳出德国媒体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转折点”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两个三中全会”使改革的重点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认识?
2021-04-24更新 | 9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中共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图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有何重要意义?概括图B战役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从图A到图B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世界政治角度看图C历史事件有何重要意义?
(2)党的历史上哪一次会议的召开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开端?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新的机遇,使“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的?
(3)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和建设成就的奋斗历程中得到什么启示?
2022-06-07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