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 题号:22277665
九(1)班历史兴趣小组近期开展了一次关于“制度创新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搜集并整理了如下资料:

材料一   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需要的。后来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朝代。

——范文澜《中国通史》


(1)材料一中“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指的是什么体制?根据材料指出实行这种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以一定人口的比例为基础,又适当照顾地区和单位,在城市与乡村间、少数民族与汉族间,作了不同比例的规定,使全国各阶层、各民族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相应的代表。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


(2)材料二中概括了《选举法》制定的特点,这体现了我国哪一个根本政治制度?

材料三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为推动民族地区“共同繁荣发展”,党和政府确立了怎样的基本政治制度?

材料四   不管大陆还是港、澳、台地区,都只有一个中央人民政府,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地区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一级地方政权,它们与中央人民政府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的系。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是根据中国国请来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光辉范例。

——胡维革、胡晓岩《关于香港回归祖国的思考》


(4)材料四中“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构想是什么?请写出其成功实践的范例。
(5)请你根据搜集的资料,拟写一个汇报标题,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用两个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畅。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秦始皇和汉武帝是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两位皇帝,他们在我国历史上作出重要贡献,但也留下了不少过失。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反映的变法内容?
(2)公元前350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张三这是因为哪一项改革措施而获田产的?
(3)这场变法取得什么成效(意义)?

材料二:历代大一统王朝需要做到“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地同域,量同衡,币同形。”等条件,甚至是以同一种思想,同一种声音说话。


(4)为了加强统治,秦始皇在政治上创立什么制度?汉武帝为了削弱侯国势力,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接受谁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
(5)秦皇、汉武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都实行“币同形”,各自统一使用的是什么货币?
(6)针对北方少数民族“匈奴”威胁,秦始皇、汉武帝各自派谁北击匈奴?
(7)秦始皇的过失在于他实行暴政,结果导致农民起义爆发。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什么?该场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是(两个人必须全写出来)?
(8)对待儒家秦始皇“坑儒”汉武帝“尊儒”,汉武帝接受谁的建议“尊儒”?
2023-02-13更新 | 1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朝,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划了。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依据所学,指出秦朝在其所辖地方实行的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汉武帝开创了大一统局面,为使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尊崇儒术”这一思想真正贯彻落实,汉武帝从教育入手,兴办太学,因为这是关乎国家教化和招贤纳才的大事。太学肩负着培养新型政治人才的责任。前124年,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从而建立起了我国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太学。

——任晓峰《略论西汉太学》

(2)依据所学,写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概括汉武帝设置太学的目的。

材料三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

(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太宗的为政理念。任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些理念的。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古代治国理政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礼运篇》

材料二   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   《西周等级示意图》


   

材料四   廷尉李斯议日: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1)比较材料一、二,说一说政治制度出现了什么变化?有人认为这是历史的进步,也有人认为是历史的倒退,谈谈你的看法。
(2)材料三反映出西周采取的是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实施后产生的政治作用。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秦始皇在地方上采用怎样的统治制度?实行这一地方制度意义是什么?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哪一制度并沿用后世?
(4)结合回答,从制度的更替变化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2023-10-06更新 | 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