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唐朝的中外交往 > 国际大都会长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 题号:2229673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出土于唐朝墓葬的部分文物: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出现了怎样的空前盛况?请举出两例唐朝“走出去”的具体事例。

材料二

A

B

C

D

陶黄釉大食(古代阿拉伯)人俑,出土于唐朝墓葬,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桂苑笔耕集》,唐朝末年新罗文人崔致远的个人诗集,对韩国文学界影响深远东罗马金币,其上刻有东罗马国王像和女神像,出土于陕西咸阳一处唐朝墓葬《新唐书》,北宋欧阳修等人合著的一部纪传体史书,属“二十四史”之一
(2)材料二中的四则史料哪些属于实物史料哪些属于文献史料?(写出字母)若要深入研究唐朝对外交往的相关历史,你会优先选择哪一类史料?说明理由。
(3)唐朝以博大的胸襟迎接世界各地的客人,显示了高度的自信和恢弘的气度。你认为唐朝的对外交往对当今的对外开放有什么启示?

材料三   中国古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期事件(史实)
隋文帝时期统一全国;加强中央集权
隋炀帝时期科举制正式确立
唐太宗时期完善三省六部制;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玄奘西行
武则天时期创立殿试制度
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安史之乱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重要时期。请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历史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使节采往、留学生、贸易交流、宗教往来等。

材料二   签真受日本僧人邀请,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文化很多方面的知识。

材料三   玄奘西行求法,往返十七年,旅程五万里,所历“百有三十八囚”,带曰大量佛经律论,其路途见闻由弟子撰写成著作。

(1)材料一中的“使节往来”中,日本派到唐朝的使节称为什么?“贸易交流”中,当时哪个国家的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2)材料二中涉及的“中国文化很多方面”具体包括哪些方面?(写出一例)请谈谈鉴真在中日交往中起到的作用。
(3)材料三中的“玄奘西行求法”的目的地是哪里?材料中的“著作”的名称是什么?
(4)三则材料中唐朝的对外交往对当今有什么启示?
2024-04-04更新 | 3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举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主题探究活动。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思想之美】

材料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回答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该局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科技之美】

材料二: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好的记录。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历史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2)材料二中“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请具体指出两项?据材料二请概述三项发明的重要历史作用。
【品德之美】

材料三: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信用券被广泛应用……中国商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牟利。

——摘编自《新全球史》


(3)材料三中阿拉伯商人在宋代贸易归哪一机构管理?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宋代商人具有的优秀品质?
【艺术之美】

材料四:材料五: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讲话


(4)中国书画艺术可谓源远流长,翰墨飘香,据材料四写出书圣王羲之的作品名称和该作品的地位。依据材料五说明习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2019-04-27更新 | 10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提到唐朝,同学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对此,某中学七年级(1)班开展了“唐诗与盛唐”主题研学活动。

【资源共享】

有同学搜集整理了有关描述盛唐的相关材料,与大家共享。

材料一材料二
绿丝鸣机杼,百里声相闻。

——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

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陆龟蒙《秘色越器》

九今京师之人,不啻百万。

——韩愈《韩昌黎文集校注》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白、陆龟蒙的两首诗词分别描述了唐朝时哪一行业的繁盛。
(2)据材料二、指出这两则材料都是对哪一城市的描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城市的基本特点。

【思维共鸣】

同学们在研讨盛唐气象的过程中,有同学以“经济——繁荣——底气”的结构,对盛世唐朝的经济状况进行了总结。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按照以上结构,请选择唐朝时的“民族关系”“社会风气”“文学艺术”任一内容进行知识总结。
2024-06-15更新 | 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