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 贞观之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4 题号:22302629
唐朝是诗的国度,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诗史合一”的传统,通过唐诗,我们可以对唐朝的历史有更深的理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   贞观铜牙弩,开元锦兽张。

——杜甫《复愁十二首》节选

(1)诗歌中涉及的两位皇帝分别是谁?他们在位时期,为何能够取得盛世局面?
(2)某班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一组唐诗,每一首都与历史教材中提到的某些史实密切相关。请仿照诗①的范例,帮助他把下表填写完整。
序号作者诗名诗歌节选可反映的史实和对史实的合理解读
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注:观音台为长安城中的高台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示例】唐都长安布局严整,规模宏大,人口众多
柳宗元《乐府杂曲·鼓吹铙歌·高昌》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注:“文皇”指唐太宗
李白《哭晁卿衡》注:晁衡是唐朝时来华的日本人中的杰出代表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杜甫《春水》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3)通过以上活动,同学们一致认为上述五首诗歌能代表各个方面的盛唐气象。据此,谈谈你对盛唐气象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博物馆拟举办“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专题展,请你参与完成这项任务。
任务一

(1)第一小组同学就上述文物,协助工作人员布展。

任务二

(2)第二小组同学就图文资料进行解析。
判断这幅地图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海外贸易状况?并说明判断依据。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任务三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按用重法邪?

——节选自《贞观政要》


(3)第三小组同学就文献典籍进行解读。指出材料中君主为了“存百姓”,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任务四
(4)结合这次布展经历,谈谈影响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20-07-07更新 | 15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历史上出现了各民族的分裂和统一,但是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题。
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尺带珠丹
材料二、“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元末诗句
(1)唐太宗时期因为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而被各民族共同尊为“天可汗”?
(2)材料一中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唐朝和哪一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举两例说明两族友好交往的历史史实。
(3)依据材料二,我国历史上各民族融合在哪个朝代达到高潮?其典型代表就是形成了哪一个新的民族?
2015-06-26更新 | 15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

材料二   武则天爱惜人才。骆宾王写的一手好文章,曾参加反抗武则天的队伍,撰写声讨武则天的檄文。武则天读了檄文后,感慨不已,惋惜的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

——摘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唐玄宗非常注重对官吏的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官吏立即罢免。有一年,他亲自主持对县令的考试,结果有45个县令因不合格而被撤职。

——摘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什么实质问题?为此,他明确提出什么样的治国思想?他的哪一措施体现了这一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武则天是怎样爱惜人才的?谈谈她统治期间对历史发展所作的贡献。
(3)材料三体现了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哪项措施?请你再列举一项他的改革措施。
(4)以上这三位帝王的治国经验可以为我们今天实现中国梦提供哪些借鉴?
2023-05-14更新 | 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