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大一统的汉朝 >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 张骞通西域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2258254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化进程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历史发展中也呈现出时代性和多样性。材料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大度地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

——《习近平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讲话》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长安往西的“浩浩丝路”是在哪个朝代开通的?为其开通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是谁?
(2)“万国衣冠会长安”的气象离不开唐朝哪些盛世局面的出现(一例即可)?请举一例史实证明“唐朝协和万邦,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这一观点。

材料二   北宋的汴梁、元朝的大都,都是由于政治中心的作用,才能出现这种人口在几十万、上百万以上的城市。……大城市的中心作用,辐射着众多的中小城市,使城市的腹地更大,更增强了封建统治者的控制作用。

——摘编自张健《浅析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文化与特色》

材料三   11世纪以后的(欧洲)中世纪城市,作为地区工业生产、消费和交易的中心,作为拥有安置深受人们崇敬的圣人遗物的教堂、修道院的宗教中心得到发展。……13001350年期间,人口拥有10万人以上(估算)的特大城市,就有巴黎(20万)佛罗伦萨(10—12万),中世纪城市社会是阶级分化的社会。13世纪以后,由包括资族在内的少教富裕商人、老板来管理城市的自治。

——摘编自河原温、堀越宏一《图说中世纪生活史》

(3)根据材料二、三、比较东、西方城市的不同点(一点即可)。写出中世纪欧洲城市争取“自治”的两种方式;

材料四   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使得更多的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4)与英美相比,近代中国大城市兴起的时代背景有什么不同之处?写出与材料四中划线部分城市发展为“中心城市”相关的条约两个。

材料五   (西方)工业革命带来了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大量人口迅速涌向城市……工业的发展对基础设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包括良好的道路、使用的交通工具和多种多样的运输设施,燃料、充足的电力、以及随之而来邮电通讯、学校图书馆等等。

——摘编自高嵩《工业革命与城市化发展》

(5)根据材料五、概括工业革命给西方城市带来了哪些变化?

(6)示意图中AB、BC、CD三个阶段,我国城市化的趋势分别是什么?结合史实写出与AB、BC两个阶段趋势相关的原因各一项。

材料七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主要的经济命脉掌握在国家手中。英、美等国的市政运营惨淡,社会分化进一步加深。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国家开始大幅度削减公共开支,积极推进公共部门的私有化,导致政府对社区服务的投入急剧萎缩。当政府把大片的城市开发一股脑地交给一个开发商时,开发商就成了城市运营商

——摘编自吴晓达、侯雨佳《新自由主义城市治理理论的批判性反思》

(7)依据材料七,西方国家城市治理的历程对我国城市发展有什么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各民族友好相处、共同发展的一种状态,同时也是一个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虽然都没有达到预定的目的,但其意义和影响却远远超出他的直接使命。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经过我国新疆地区到达西亚的交通要道,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原和西域少数民族的联系,进一步发展了汉朝与中亚各地人民的友好关系,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简述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

材料二:

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简图

(2)观察上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存在那两种不同类型的人口迁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口迁徙给迁入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材料三:作为部落首领,他完成了祖先的遗愿,使整个拓跋鲜卑彻底融入华夏文明之中,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大融合,正是有了这样一次民族大融合,才使华夏民族的发展犹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

——《中国通史》


(3)材料三中的部落首领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使整个拓跋鲜卑彻底融入华夏文明之中”的措施。
2023-01-07更新 | 3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友好往来是古代中国对外关系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在中华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

——习近平在2016年4月29日的讲话


(1)据材料一,概括“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辟“丝绸之路”的背景事件。

材料二: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伟大僧人”的名字及其留下的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伟大僧人”去哪里取经?

材料三:某历史文献记载:“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年,所历……一三十余国,涉沧溟(大海)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哪一历史事件?据材料三,概括这事件的特点。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019-09-30更新 | 4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西汉初的西域,小国林立,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如大月氏原在水草丰美的祁连山一带,被匈奴一步步句西驱赶。匈奴从西域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汉武帝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中国历史》第一册

材料二:


材料三:“西汉政府在今天的轮台正式设立西域都护,统领西域各国,以确保丝路的畅通。西域都护的设立迫使匈奴打消了称霸西域的雄心,这标志着西汉政府已经对西域各国开始了有效的统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有无达到?
(2)据材料二中地图指出丝绸之路上的四个重要地点:
A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3)材料三说明什么问题?
(4)综合材料二、三指出张骞通西域产生的两项重大成果。
2020-05-16更新 | 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