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汉的科技和文化 > 《九章算术》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226199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算筹是中国古代用来记数、列式和进行各种数与式演算的一种工具。它最初是小竹棍一类的自然物,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专门的计算工具。在算筹记数过程中,已经开始使用十进位制。算筹在我国使用了两千多年,作为计算工具解决过一般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的问题,也解决过至今闻名全球的中国古典数学问题。

——摘编自张彩霞《中国古代的计数艺术—算筹》

                                   算筹的摆放样式

材料二   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古印度。在古代印度,进行城市建设时需要设计和规划,进行祭祀时需要计算日月星辰的运行,于是,数学计算就产生了。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居民的数字就比较先进,而且采用了十进位的计算方法。到公元前3世纪,印度出现了整套的数字。

——摘编自王启明《数字“0”与印度文化》

                  阿拉伯数字记数符号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两种成就的相同之处。
(2)中外古代数学成就辉煌灿烂。请再举一例古代数学成就并说明其价值。
2024·河南开封·一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章算术》中246个应用题及一般解法都凸现出实用性,正如李约瑟所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这些似乎都是最重要的实际问题。”

——摘自田广林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古代埃及人在兴修水利和进行建设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知识,他们能计算出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和其他形状的面积,能计算出一个未知数的方程,定圆周率为3.16。

——摘自童自觉,路振光主编《世界古代史》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述的数学成就有哪些相似之处?
(2)请举出古代科技(除数学外)成就一例并说明其实用性。
2024-04-04更新 | 2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看重医学,就在于医学的治病救人与其提倡的仁爱思想相吻合。如东汉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说: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这包含着孔子的仁爱思想。医学成了科学知识(知)和伦理道德(仁)合一的学科,行医就成了仁知合一的化身,对医学知识的精益求精就是有仁德的表现。

古代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主体,农业的繁荣和儒家憧憬的仁政德政息息相关。儒学把农业和仁政相联系的重农思想,使古代农学也成了仁知合一的学科。在古代农学发展史上,北朝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是古代农学体系形成的标志,其内容丰富,吸取了儒家经典中大量有关农学方面的思想。

儒家具有知天命(探求天体运行规律)的传统。知天命需要以历法为中心的精确计算;同时,知天命还使数学工具化,成为官员处理政务的重要手段。作为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标志的《九章算术》,主要是以官员解决政务中的实际数学问题为主要内容,它共分方田(田亩面积的计算)、均输(确定摊派税收和民工的比例)等九章。

——摘编自孙军红《论中国古代科技的儒学化特征》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伤寒杂病论》《齐民要术》都是同一朝代的科技著作。
(2)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创编出了“五禽戏”。
(3)《九章算术》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标志。
(4)古代农学、数学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政治没有直接联系。
(5)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受儒学的影响巨大,蕴含着许多优秀的思想。
2022-02-27更新 | 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公元前4世纪以后的希腊数学,逐渐脱离了哲学和天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此时数学已经从经验科学过渡到演绎科学,即由少数几个原始命题(公理)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到一系列定理。古希腊的贤哲很注重数学,柏拉图从几何学中得到启示,提出理念论;亚里士多德更加广泛采用了他所处时代的数学成就。……成书于东汉的《九章算术》列举了246个数学问题,都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如丈量土地、计算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这一时期中国科技的经验色彩已十分浓厚,科技成就大多属于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

——摘编自张奎元《世界古代后期科技史》

(1)据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国数学与古代希腊数学的差异。
(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古代数学在交流中不断进步,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加以说明。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