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改革开放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 题号:2273199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回答,图1、图2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关系?图2会议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什么?

材料二   如右上图3

(2)图3是“大包干纪念馆”里18个农民按手印群雕,这个纪念馆应建在何处?“18个农民按手印”所引发的我国农村改革的名称是什么?

材料三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过多的干预着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导致企业活力不够,效率不高,缺乏竞争力。因此“松绑”成为了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强音。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给国有企业“松绑”的中心环节是什么?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什么目标?

材料四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

(4)据材料四归纳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刚迈入21世纪,什么事件标志中国与世界融和更加密切?
(5)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23-24八年级下·江西景德镇·期中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历史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2012年12月)

材料二上世纪70年代末,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一做法得到中央肯定,并在中央指导下,在农村逐步推行,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伟大觉醒”开始于哪一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重要会议?

(2)请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回答:改革开放之初,农村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主要做法分别是什么?农村改革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用一句话评价邓小平?请写出你这样评价邓小平的主要依据?

(4)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

2018-05-07更新 | 7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   “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人们急切地期待走出一条新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果断结束‘以阶段斗争为纲’……做出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部编八年级历史教材(下)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制(度)逐步在全国推开……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________。

——部编八年级历史教材(下)


(2)请依次写出材料二中横线上应填的内容。

材料三   中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如下图)



(3)结合材料三中的地图说说我国的对外开放概况。

材料四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部编八年级历史教材(下)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含义;“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各确立了怎样的指导思想?
2020-04-09更新 | 6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班对“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成就”进行探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政策调整示意图

(1)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什么?此次会议的召开形成了哪一制度?
(2)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谁?请写出解放军好战士的代表一位。
(3)在这条线索中,A时间段进行的变革是什么?D时间段我国实行的农业政策是什么?
(4)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是什么?
(5)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何启示?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