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22774741
从古至今,“大一统”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也成为标识中国的一个价值标签。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哪一制度?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材料三 中国农业区的统一是由汉族完成的,但中国历史上农业区和牧业区的统一都是由牧业民族完成的,牧业民族的三次南下为中国的统一作出了更大的贡献。第一次南下可以追朔到东汉后期,魏晋时都未停止,以拓跋鲜卑的南下建立北魏为高潮

——摘编自葛剑雄著《统一与分裂》

(3)材料三说“第一次南下以拓跋鲜卑的南下建立北魏为高潮”,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观点予以说明。

材料四

   

               达赖金印

此为雍正二年清世宗颁发给七世达赖格桑嘉措的金印,说明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4)根据以上四则史料,结合所学分析概括古代中国能够缔造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4·山东菏泽·二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二   (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爽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封弟叔度于蔡。余各依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最能体现“天下为家”制度是什么?中国最早具备“小康”之世特征的朝代是哪一个?
(2)根据材料二分析,周武王实行什么政治制度?依据材料分析周武王实施这一制度的依据。
(3)材料三反映秦朝建立了什么政治制度?并写出管理监察的官职名称。
2021-12-29更新 | 2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相关的历史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时不可或缺的工具。阅读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图片和图示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请写出A,B,C分别代表了什么
(2)图三中的中书省是什么机构?图中反映的是哪个朝代创立的哪种制度?这一制度影响如何?
(3)图四揭示了明朝中央官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从图一到图四,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
2019-12-10更新 | 4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构筑历史知识的“时序性”有利于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与趋势。让我们沿着下列时间轴,共同回顾历史的发展过程,总结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

(1)完成A、B两处的文字填写。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3)材料二和材料四分别反映出当时创立的哪一政治制度?
(4)根据材料及对以上问题的探究,请你总结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023-12-19更新 | 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