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8 题号:22914726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历代王朝都从思想、文化、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采取措施巩固统治。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1)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材料一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分别体现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两项措施?

材料二   董仲舒非常强调“大一统”,从这个观点出发,他主张政治上必须统一于天子,思想上也必须统一、……这种思想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依据。

——摘编自《文物秦汉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主张的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在思想上采纳他的什么建议?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进一步推行改革措施,规定以汉语代替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革的守旧贵族。其一系列举动推动了北魏发展,有效地缓解了民族隔阂,促进了文明进步和民族交融。

——摘编自《孝文帝改革》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至少写出两点),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进古代社会进步的因素。(至少写出两点)
2024·山东滨州·二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大一统”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行为并列存在的,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在经历过战争重重洗礼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的飞跃。

——黄朴民《从分裂到统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容变化。

材料二   史料说史

秦半两钱
内蒙古赤峰、陕西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衡器八斤铜权
陕西西安、咸阳、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2)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上图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哪两项措施?

材料三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使“大一统”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的主旋律。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持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

——张践《儒家“大一统”思想是中华民族统一的政治基础》

材料四   秦汉是我国多民族形成与发展时期。它以空前繁荣的经济文化、众多的人口和广大的地域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凝聚核心。……秦汉统一与边疆开发,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创造了各民族共为一体的“华夷一统”的现实。

——《“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在统一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有何不同?依据材料四,归纳秦汉时期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2023-07-12更新 | 9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黄河南北的大平原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扫除,使封建领主制留下来的残余一扫而光,然后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

——《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二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巩固,在中央政府集中了强大的武力和财力,为中央和边疆、汉族和少数民族、各民族之间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政治保障。发达的封建思想文化,是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精神文化基础。

——摘编自齐犁,王戈柳等编《民族理论论文汇编民族关系》

材料三   随着北方各族的内迁与征战,北方衣冠士族和下层民众的南渡,给江南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官府实施一系列劝督农耕的政策,也有很大促进作用。东晋时期,田园、庄墅一类封建大地产在江南地区普遍化,土地兼并出现了争占山川湖泽的新趋势,农民破产加剧,纷纷成为大地主的私属人口,农业劳动者的人身依附关系日渐深化。

——摘编自蒋锡金《文史哲学习辞典》


(1)材料一指的是哪一朝代?在地方行政制度上采取了什么措施“使封建领主制留下来的残余一扫而光”?出土于湖南境内的哪一考古发掘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2)请指出材料二中“发达的封建思想文化”指的是哪一学派的思想?并概括出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交流之间的关系。
(3)依据材料三指出哪些要素“给江南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综上,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建设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
2023-06-23更新 | 6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期京杭大运河(北京—杭州)变迁
春秋战国开凿邗沟、鸿沟,是京杭大运河中开凿最早的一段
隋朝将各段古运河加以疏浚、扩展,并相互沟通,形成以洛阳为中心,联系南北方的大运河
元朝会通河开通后,漕船往往有上千艘连接而行,年运粮量常达三、四百万石,沿河一起城镇码头兴起。通惠河竣工后,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在北京积水潭附近曾出现舶舫蔽水、盛况空前的繁荣景象
明清时间黄河改道,河运日益困难。宣统年间,津浦铁路通车后,大运河的运输作用逐渐为铁路所代替

材料二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币面铸有半两二字,表明每枚的重量是半两

汉武帝元狩五年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由上林三官负责铸造五铢钱,非三官钱不许使用。币面铸有五铢二字,表明每枚的重量是五铢

唐高祖武德四年开铸开元通宝,开元非年号,意思是开辟新纪元,是吉祥语

材料三   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京杭大运河的特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修建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高祖时期的铜钱与秦、汉时期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货币变化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三大发明有何重大影响。
2023-05-21更新 | 1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