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计划经济时代的票证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22920751
票证、词汇折射大历史

材料一   某同学采访了家中长辈使用票证的情况,以下是采访内容摘要

从1955年开始,国家会根据人口、性别、年龄分配票证。

那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想吃到粮食、买到衣服不像现在这样方便。取粮需要拿着粮票去粮店定量、定类兑换;买衣服也要凭布票按时、有限获取。买家电、缝纫机等需要工业品票。当时的粮票还分为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全国粮票是全国通用的,地方粮票只能在本省使用。

(1)依据图、文材料,概括票证使用的特点。
(2)说出票证使用的原因。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的词汇变异

经济类生活类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民工潮;
经济特区、转口贸易、展销;
劳动密集型、自动化生产;
下海、人才市场、跳槽;下海、款爷、创收……
快餐店、信息处理、热线电话、微波炉;
卡拉OK、度假村、环球影城;
潮、酷、逊;电动摩托、电动三轮车、电动四轮车、电动汽车;
网络游戏社区;
大悦城、世贸天街……

(3)依据表格,结合所学,概括词汇变异反映的社会变化。
(4)关于新中国的历史,你打算采访哪位家人?你感兴趣的采访点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建国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建设的道路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工业生产所呈现的特点及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1984年,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联名写了一封公开信:“现行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我们怀揣冒昧,大胆地向你们伸手要权。”随后几年,国有企业相继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扩大自主权的制度。

——摘编自《复兴之路》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现行体制”是什么?这种体制下的国营厂长要什么权?

材料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贵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是要发挥哪一经济手段的作用?为保证这一体制的社会主义性质,对所有制提出了什么要求?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建国后我国经济体制发展所呈现的趋势?
2023-06-21更新 | 3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拿着票证排队购买商品


材料二 在计划经济的时代,物资严重匮乏,为缓和供应的紧张,国家对生产和供应加以控制,大到钢铁、煤炭、粮食、布匹,小到毛巾、肥皂,都是按计划生产和销售的。

材料三 1990—-2013年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情况表(部分)

1990年2010年2013年
食品支出54.2%35.7%35%
交通通信支出3.2%14.7%15.2%
文教娱乐支出8.8%12.1%12.7%

材料四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处在不断发展的状态,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这促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逐渐变得多元化,消费结构也长期处于升级状态。


(1)材料一和二反映了我国当时实行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实行票证供应商品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3)根据材料四,分析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
(4)通过以上材料的探究,你有何感悟?
2020-04-02更新 | 6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社会生活变化】
人们生活和习俗的变化,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的演进和变迁。请你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变化】图一   辛亥革命称呼变化


辛亥革命前辛亥革命后
礼节跪拜鞠躬、握手
称呼大人、老爷先生、君、同志

(1)请你分析图一社会生活习俗出现什么新观念,概括图二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新旧对比】


四大件
20世纪50—70年代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20世纪80—90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2)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原因。
2024-06-14更新 | 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