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 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 题号:2292753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封有着2700多年的建城史。战国时期的魏国是开封城市史上第一个国都,北宋时期,开封城市的发展达到顶峰,出现了长达160余年的盛世景况。金元以来,随着战乱不断,朝代更替以及黄河水灾等因素的影响,开封城市的优势不断丧失,明清时期,开封又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摘编自武明军《明清开封城市研究》

材料二   巴黎有着1500多年的建都史。215年,罗马人在塞纳河岸地区建造了一座新城,即后来的巴黎。508年,克洛维正式建都巴黎,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巴黎逐渐成为西欧地区政治、文化、军事、经济和宗教的中心。由于外族入侵,巴黎城中建筑几乎全部摧毁,12世纪前后,巴黎城又得到复建和发展。

——摘编自邹耀勇《巴黎城市发展与保护史论》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古代开封和巴黎的城市发展有哪些相似之处。
(2)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研究城市的历史,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请再举出一个你所知道的古代城市,谈谈它的历史或文化意义。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唐代诗歌在中国古代、一枝独秀……科举制度在唐朝走向完备,在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要标准的进士科备受国人青睐,这对唐诗的繁荣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郭桂花《科举与唐诗的繁荣》

材料三   宋代是历史上第一个全面通过科举取士的王朝,每榜录取进士数目扩大了10倍以上。据研究者统计,两宋三百余年,总共通过科举考试录取进士及诸科登科人数超过10万名,是唐至五代登科总人数的近10倍。

——《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2》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的制度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据材料二,分析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和武则天分别对选官制度的完善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的科举考试有了什么新发展?这种发展对宋朝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3-04-01更新 | 6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儒家“征召有才能的人才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种种问题”的基本信条,隋唐时期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才打开了入仕的大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材料二   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同时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政治上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发展经济,改革税制……使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材料三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

——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析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是什么?该制度的创立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二、归纳“盛世”和“鼎盛”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析材料三反映的是宋朝的什么政策?该政策有何积极作用?
2024-04-19更新 | 3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1)宋初设通判的目的何在?为达到此目的,宋朝除此之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二: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2)材料二反映了宋初实行怎样的政策?分析这种做法的利弊。

材料三:如图

(3)宋代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18-04-13更新 | 1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