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唐朝的经济与社会风貌 > 盛世经济的繁荣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 题号:22942575

材料一:唐宋时我国商业发展到一个新水平。唐代以前,城市布局是一种方格状的坊市结构,到唐代,城市的扩大,居民的众多,工商业的繁荣,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在一些城郊附近、交通要道、驿站渡口,形成了大的农村市场,这被称为草市。到了宋代,商业的发展遂导致坊市制崩溃,因四川使用铁币不便,当地大商人就联合发行一种纸币,称作交子。

——摘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明清时期我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全国性的统一市场已经趋于形成,大宗商品被长途贩运而广泛流通,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品的地区性生产基地出现。因钞易为政府滥用,又在中西方贸易中,中国是出超国,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而大量的商品流通需要有一种稳定的货币,于是民间渐弃钞不用,改用贵金属作为一般等价物,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摘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唐宋以后社会经济新因素的成长,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向近代化的萌动,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并且首先是在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出现的。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也有曲折,也有波澜,但始终具有不断向前的活力。

——摘自章开沅主编《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归纳唐宋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归纳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指出商品经济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展示文明】“中华古代文明展”展品(部分)
展区名称夏商周文明……隋唐文明宋元文明明清文明
展品……
请分别写出展品①②所属的展区名称。
2023-09-01更新 | 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长安城按中轴对称布局,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组成。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划分出 110 座里坊。此外还有东市、西市等大型工商业区和芙蓉园等人工园林。位于北部正中的是宫城,为皇帝和皇族所居;宫城南面是皇城,是中央政府机构所在地;宫城和皇城之外是外郭城,为居民区和商业区。纵贯南北的朱雀大街把长安城分成了东西对称的两部分,东部是万年县,西部是长安县,东、西两部各有一个商业区,称为东市和西市。城内南北11条大街,东西14条大街,把居民住宅区划分成了整整齐齐的110坊,其形状近似一个围棋盘。

唐朝的长安城市总体规划整齐,布局严整,堪称中国古代都城的典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城市,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达到百万人口的大都市,是古代罗马城的7倍……


据材料,结合唐代社会历史,展开合理想象,续写材料中唐都长安城市的发展、百姓的生活以及商业发展概况,并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说明理由。
2016-11-27更新 | 9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作物优化】

材料一   袁隆平院士,于2021522日与世长辞,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稻田里的守望者,这句“把饭碗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他守护了近70年!

——腾讯新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云南俗话说“吃洋芋(马铃薯)、长子弟”,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它是在哪个朝代引进中国的?
【制器为先】

材料二   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先进生产方式的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出现许多井田制公田以外的私田。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不缴纳给国君,而且改变了对耕田者的剥削方式。


(2)材料二中的“先进生产方式”指的是?右图是唐朝时改进的什么生产工具?

【兴修水利】

材料三   李冰修都江堰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卷三《蜀志》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水利工程的修建推动农业发展。都江堰的兴修起了什么作用?
【以人为本】

材料四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具体什么时候南移完成?说说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发展农业。
2021-07-17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