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经济、社会生活及科技与文化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历程 > 民族工业黄金时期及萧条 >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 题号:22947310
经济发展助推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及影响,设计了下图

(1)试从①②中任选一个历史时期,概括该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对政治运动的影响,并结合材料一史实加以论证(要求:论证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来自西方国家的敌视和封锁,我国开始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编制,是中共中央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参照苏联的建设经验,历时四年、五易其稿而成。1952年物,中央成立领导小组主持编制工作,年底,中共中央提出具体指示,1952年8月,周恩来等赴苏联商谈具体援助方案,得到斯大林和苏联人民的大力支持,1955年,《五年计别纲要》经过全国人大批准,颁布实施。

——摘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2)据材料二,归纳从我国“一五”计划制定过程中可以借鉴的经验。

材料三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高铁总里程达到2.9万千米,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4万千米,居世界第一。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种成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产大飞机C919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外交方面,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形成面向未来、放眼全球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贡献中国方案。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摘编自人教社《中外历史纲要(上)》2019年8月出版

(3)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1】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革。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为什么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短暂的春天”?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不少于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准确,过程完整,思路清晰,表述简洁,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图1:张謇                                                              图2:江苏南通的大生纱厂
2024-01-13更新 | 0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2】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纺织业原料,棉布是人们重要的衣料。小明同学阅读了【美】斯文贝克特著《棉花帝国》后,搜集下列材料,进行学习探究,请你配合小明完成学习任务。

材料一   在1760年前,欧洲人已经在广泛贩实多种热带和亚热带的商品,包括糖、大米、橡胶、和靛蓝。然后,与这些商品不同,棉花有两个劳动密集的生产阶段,一是位于农田,另一个位于工厂糖和烟草没有在欧洲社会形成大规模的工业无产阶级,棉花做到了;烟草没有导致庞大的新型制造业企业的崛起,棉花做到了;靛蓝的种植和制作过程没有为欧洲制追商创造巨大的新市场,棉花做到了,美洲的水稻耕作没有引起奴隶制和虚佣制的爆炸性增长,棉花做到了。

——摘自【美】斯文·贝克特著《棉花帝国》

材料二   18世纪末的美国建国,正是棉纺工业技术革命发生的时候,1787年的侧宪妥协使得奴隶制在宪法的保护下合理生长,并将美国变成了外部“棉花帝国”网络中关键的一环。1793年惠特尼轧棉机的发明、19世纪上半叶的领土扩张和国内贩奴贸易的兴起,都为美国奴隶制的飞速蔓延提供了土地、劳动力和技术支持。这种网络在美国内部的“统合”促成了“棉花帝国”在美国内部兴起,并使美国在1860年内战爆发前夕成为英国棉纺业最大原料供应者。

——摘自【美】斯文·贝克特著《棉花帝国》中文版序一

材料三正如我们所见,中国的第一家现代化的棉纺织厂上海机器织布局于19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运营。起初,这个行业发展缓慢。到1896年,全国只有12家工厂,拥有41.2万支纱锭。20年后,这一数字上长到31家工厂,纱锭略多于100万支。接下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它对中国棉花产业化起到了类似于拿破仑战争125年前对欧洲大陆所产生的那样的作用,对整个亚洲棉花业也是如此。它所造成的保护主义影响创造了一个工厂建设热潮,到1925年,全国有118家工厂,配备有300多万支纱锭,雇佣了252031名工人,其中一半在上海。1914年以后中国棉花生产的增长确实是世界上最

快的。

——摘自【美】斯文·贝克特著《棉花帝国》

(1)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1760年后棉花产业对全球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美国成为“棉花帝国”的有利因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围绕中国的“现代化”自拟题目撰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价值观正确,不得照抄材料。)
2024-05-26更新 | 138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民族工业中,经重工业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当时重工业的大部分,仍旧控制在帝国主义资本手中。中国民族工业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它多半集中在沿海的通商口岸,特别是集中在上海、天津等少数大城市。这种情况,就使民族工业脱离了自己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依赖。中国民族工业不能和封建势力割断联系。

——摘编自沙健孙主编《中国共产党史稿第一卷》

材料二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简表(部分)

时间概况
19世纪六七十年代首先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出现
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迎来了一个短暂春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全面抗战期间(1937-1945年)民族工业遭受空前野蛮的洗劫和破坏
国民党统治后期(1945-1949年)民族工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概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结合上述两则材料和中国近代相关史实,请你围绕“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这一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实结合,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80字)
2024-04-19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