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近代史 >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 日本明治维新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 题号:22962363
历史的困境往往需要强力的改革予以突破。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1853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其他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多手工工场倒闭。当时,日本的黄金价格低于世界市场的黄金价格,外国人用白银套购黄金,造成日本黄金大量外流,引起市场混乱,物价飞涨。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

——据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整理

(1)概括材料一中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的危机。

材料二   192910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星期四”。……从此,美国经济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淖,以往蒸蒸日上的美国社会逐步被存货山积、工人失业、商店关门的凄凉景象所代替。86000多家企业破产,5500多家银行倒闭,全国金融界陷入窒息状态,千百万美国人多年的辛苦积蓄付诸东流,GNP由危机爆发时的1044亿美元急降至1933年的742亿美元,失业人数由不足150万猛升到1700万以上,占整个劳动大军的四分之一还多,整体经济水平倒退至1913年。农产品价值降到最低点,资本家将牛奶倒入大海,把粮食、棉花当众焚毁的现象屡见不鲜。

——改编自《百度百科·美国经济危机》

(2)概括材料二中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
(3)日本、美国分别通过哪两场改革突破了上述危机?从应对危机的角度,分别概括两次改革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世界近代史上,英国政治制度史具有鲜明的典型性:最早建立君主立宪制,最早实行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内阁制、两党制……这些制度有效地保证了英国剥削阶级的统治地位,并为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仿效。

——阎照祥《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发展的渐进性和多元性》

材料二   1868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   在南北战争以后的几十年中,美国经历了最惊人的经济发展,最终结果是美国经济在19世纪后半叶以当时所不能比拟的速度突飞猛进。

——《全球通史》

……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1933年3月6日,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10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贵金属送返联邦储备银行。

——《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政治制度史的鲜明特点和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次改革?依据材料指出这次改革的动力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美国南北战争的实质是什么?1933年,美国克服经济崩溃威胁的举措有何局限性?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促进国家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23-01-10更新 | 3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奴购买土地的价格高于当时的地价,他们为此支付了沉重的代价。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土地的背后是农奴的鲜血与泪水。

——改编自《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请你谈一谈这次改革的名称以及“土地的背后是农奴的鲜血与泪水”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请你谈一谈“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和经济方面采取的改革措施是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与材料二中两次改革的共同特点。
2024-01-29更新 | 1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人类社会在不断克服各种重大危机的过程中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俄国的改革】

材料一: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鼓励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


(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对后来的俄国产生了怎样积极影响?

材料二: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2)材料二的中“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对俄国有什么影响?

【苏联的改革】

材料三:(苏俄)彼得格勒省农民说:“我们那里发生过把手枪对着人家太阳穴这样的强制行为,人们很气愤。”吉尔吉斯的农民说:“粮食被收集的像扫帚扫过一样干净,一点也没剩。”     

——摘编自王斯德等《苏联兴亡史》


(3)面对材料三中“苏俄农民的气愤和不满”,列宁实施了什么政策?

【日本的改革】

材料四:(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   

——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4)材料四中日本的这次“弃旧图新”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四,分析引发这次“弃旧图新”的外部因素。

材料五: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   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5)结合材料五,请你谈谈在改革开放,借鉴外来文明方面我们 应该怎样做?

【美国的改革】

材料六:自由女神像是法国赠送给美国独立100周年的礼物,它屹立于美国纽约市。自由女神左手握着的文件中有如下的内容:“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任何政府一旦破坏这些目标和原则,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6)根据材料六判断,自由女神左手握着的文件是什么?他所体现的核心思想有哪些?它的发表有何意义?

材料七: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美国北方和南方的人都对这场战争跃跃欲试,充满期待,就像一场赌博,都把赌注压   在自己这一方。


(7)材料七的“这场战争”中颁布的什么文件成为这场战争的转折点?

材料八:1932年,罗斯福在马萨诸塞州的一次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当一个国家的贫困和失业人数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范围和程度,那政策的调整只能成为政府唯一的选择,而且是越来越好。”

——《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


(8)材料八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为解决此问题,罗斯福上任后采取了什么措施?

【改革与发展】


(9)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改革创新与国家发展的认识。
2022-02-08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