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 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题型:综合题 难度:0.15 引用次数:68 题号:22969541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本质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年规划(计划)以其对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规划的特殊贡献,推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是使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目前正奔向强起来伟大进程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和体制安排。下图所示为“一五”计划期间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的支出情况。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论及工业化时指出“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他还指出“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是工业,还包括其他行业,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百分之五十的人的出路问题。”

——摘编自王骏《中共三代领导集体与中国工业化》

材料三   下表是 “新时代十年”大事件(部分)

时间

进程

2012 年

中共十八大,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013 年

习近平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017 年

中共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2021 年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

2022 年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
路网,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五”计划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
(2)指出材料二中“工业化”的新内涵,并简述其意义。
(3)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根据材料三概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建设”积累的宝贵经验。
2024·江苏南通·二模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困难 (0.1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强运动的倡导者
推动现代规划,主
要是为了使国家能
够抵御外来侵略、
镇压国内动荡,并
加强自己的权位。
他们从未梦想要把
中国锻造成一个新
式国家。
——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
图1

图2近代工业兴起形势图

图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和交通分布图

(1)依据材料一图1概括“自强运动”失败的原因。图2中A企业的性质什么?B企业创办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2和图3所示重工业企业在地域分布上不同的原因。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年来在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得以持续的原因。
(3)“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百年来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的认识。
2021-04-27更新 | 263次组卷
综合题 | 困难 (0.15)
【推荐2】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间,中国经济逐步发展,走过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风雨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表

项目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 转摘自部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78-2017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表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1 397

133.6

1990年

7 662.1

686.3

2000年

24 915.8

2 253.4

2017年

109 331.7

13 432.4

—— 转摘自部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每一个阶段,各行各业都涌现了无数时代的英雄和榜样。

材料四   ……2019年,我们将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我们都要紧紧依靠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节选自《习近平2019年新年贺词》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格中的数据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怎样的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国家采取了什么举措?这一举措实施后在工业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2)分析材料二的表格数据,你能说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吗?
(3)材料三中的人物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4)美国领导人声称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全是美国的功劳,甚至抛出美国“重建中国”论。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我国经济建设成就辉煌的主要原因以批驳美国的谬论。
2020-01-05更新 | 243次组卷
综合题 | 困难 (0.15)
真题
【推荐3】劳动传承智慧劳动开创伟业劳动成就梦想

材料一   



(1)从以下著作中选取正确内容填入材料一相应的位置。(填序号)依据材料一,概括三部著作成书过程的共同点。
①《伤寒杂病论》②《齐民要术》③《本草纲目》④《天工开物》

材料二   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受地点、季节等条件限制,需要发明一种“万能”动力机。1763年,瓦特为格拉斯哥大学修理机器,同时旁听了理论课程。经过深入思考和反复实践,瓦特改进了蒸汽机。由于有了这种动力装置,曼彻斯特地区的棉纺厂从18世纪80年代初的2家发展到1830年的99家。1785年瓦特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为英国的发明家树立了榜样。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分析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原因及作用。

材料三   人类的起源既是生物进化过程,也是社会进化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肯定达尔文学说的基础上,揭示了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马克思说:“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

——摘编自萧前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达尔文学说”的观点,概括马克思对劳动作用的认识。

材料四   全国劳动模范是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在新中国建设事业中做出重大贡献者的荣誉称号。在1956年开展的全国劳动模范表彰活动中,劳模主要集中在重工业战线,很多是提前完成计划规定指标的先进生产者。在这次劳模评选过程中,辽宁、北京等8个省市共涌现出20多万名先进生产者。

——摘编自姚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劳模表彰及其社会效应》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写出与1956年劳模评选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分析这次劳模评选的作用。

材料五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2013年《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劳动的认识。
2020-08-01更新 | 14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