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现代史 >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 第三次科技革命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0 题号:3043278
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迎接这场新的科技革命挑战,是摆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步骤一:收集整理。
(1)收集、整理信息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和方法,请根据所学完成下表:
类别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下半叶
Z*X*X*K]
标志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主要发明成就

汽车、飞机、电灯等

核心国家

美国
美国
核心国的主要条件
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
内战扫清资本主义发展障碍
第二次世纪大战后经济实力大增,政局稳定
革命后核心国地位
“世界工厂”

超级大国
结论



步骤二:对比分析:中国政府第一次自派代表,以国家身份参加的世界博览会是1876年的费城世界博览会。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2010),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
(2)对比分析是历史学习的又一方法。材料中,中国参与世界博览会有何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知识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1】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条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说,17世纪的牛顿以其“万有引力定律”,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了出去;那么,19世纪的达尔文则提出“进化论”观点,又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了出去。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是在哪部著作中提出的?该著作的出版有何影响?

材料二 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领域的重大发明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使“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的新发明又有哪些(举出两例)?

材料三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互联网迎来了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3)据材料三,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演进中呈现出哪些“新技术新应用”?
(4)综合以上材料,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2020-08-07更新 | 47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美国是一个年轻而又强大的国家。它诞生于18世纪70年代,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一位,它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请回答:
(1)18世纪70年代、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上半期美国主要面临怎样的重大社会问题?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对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采取了哪些措施或政策?
(3)请列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美国人发明的成就各一例。
(4)从美国的崛起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哪些经验?
2016-06-02更新 | 7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科技革命包含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整理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英国的技术装备都已陈旧落后,因此生产的增长速度相当缓慢。而19世纪末,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实现了转型,转型产生的一大成效是:以大学为基地的研究所与工业发展的联系日益密切。与科学技术相联系的工业生产力,成为国家力量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的组成部分,更迅速地改变着全球的经济力量对比。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   《连线》是一本面向年轻、精通计算机操作的读者的科技杂志。19981月,《连线》杂志充分表达了人们对新电子科技时代乐观前景的无限向往,同样表达了1990年代热衷于电脑和互联网人群的共同信念。

——摘编自艾伦布尔克林《美国史》

(1)材料一中图1、图2体现出哪一社会发展趋势?这一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析材料二中“以大学为基地的研究所与工业发展的联系日益密切”与哪一次科技革命相关?概括材料二中英国、美国工业发展的状况。
(3)材料三中“新电子科技时代”指的是哪一新时代?这一时代科技的进步强化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从三次科技革命中得出什么科学结论?
2024-06-10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