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现代史 >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 第三次科技革命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15 题号:3071888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发出外交邀请信函,有10个国家应邀参加伦敦博览会,这被确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博会。直到今天,世博会已经成为全球规模的盛会。
——引自中广网《回顾1851年英国伦敦首届世博会》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
材料三     工业革命以来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1880、1882、1891、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近乎残酷的空气治理法案随之而来,让伦敦走上了铁腕治污的救赎之路。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分析,英国为何能首先举办世博会?
(2)根据材料二,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知识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玉米的故乡在美洲大陆,这是世人一致公认的,但玉米的起源地在美洲的什么地方,至今尚有不同意见:

第一种
意见
认为玉米的起源地在中美洲的墨西哥、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那里的很多地方至今还可以找到玉米的祖先——大刍草。

玉米的祖先——大刍草
第二种
意见
认为玉米的起源地在南美洲的秘鲁和智利海岸的半荒漠地带。考古学家曾在史前古墓中发掘出很多玉米化石标本,以及众多与玉米有关的文物。

——摘编自冬屏亚《玉米的起源、传播和分布》

材料二:

组别历史现象材料出处
115世纪末,玉米传入欧洲。16世纪,同时期玉米的种收比是小麦的10倍左右。到了17世纪,玉米基本用作人的粮食,玉米面粥、玉米饼等在意大利中北部是日常饮食,而且常常是穷人的主食。摘编自张箭《新大陆玉米在欧洲的传播研究》
21933年,美国拥有拖拉机186万台,谷物和玉米收割机40万台,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1950年,美国玉米平均施肥量每公顷140千克,此后施肥量成倍增长;1960年,美国基本普及了玉米杂交种,玉米每公顷的单产提高了2827千克。整理自韩萍等《美国玉米生产概述》

材料三:目前,世界玉米贸易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随着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推动了世界玉米贸易的发展,而跨国公司在当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近年来,跨国公司在玉米等部分农产品种子的供应占据主导地位,几乎垄断了国内市场。保持玉米种子的自主性,提高国内玉米的供应水平,对于我国玉米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熊芙蓉《跨国公司对我国玉米种业安全的影响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你倾向于哪种意见,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任选一组历史现象,结合相关史实,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概括推动目前世界玉米贸易发展的因素,并谈谈你对我国“玉米安全”的认识。
2024-05-25更新 | 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全球化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斯塔夫里阿洛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材料三   2020年2月29日,习近平强调,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进行严肃的斗争。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是第一位的,疫情防控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中国政府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国内外发布疫情信息,积极回应各方关切,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而国际社会上有支持也有指责。

——《人民日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得出这一观点的史实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列举三次科技革命使“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的重大发明各一例。
(3)结合材料三,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复杂的国际关系?
2021-04-15更新 | 10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汉字的书写材料   也在不断丰富。……汉代的书写材料   “竹简木牍”既不便于书写又不便于搬运,东汉宦官蔡伦在宫廷供事20余年间深受其苦,经过18年的努力于公元105年以树皮、麻头和破布为原料试制成了便于书写的“中国纸”(又称蔡侯纸)。

——摘编自李曦珍《古往今来文本媒介技术进化的社会机制探要》

材料二   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系统的应用,使美国率先开启了电气时代,并由此率先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竞争中,美国很快取代了英法的领先地位,以领头羊的姿态走在了世界前列。正是在电气时代,美国经济后来居上。在20世纪后半叶,又是美国率先开创了信息革命,使美国得以再次走在前列,并保持其领先的优势。

——摘编自《大国崛起美利坚后发制人称霸世界》

材料三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摘编自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蔡伦制成“中国纸”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纸术发明和改进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归纳美国在两次科技革命中发展的相同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所提的要求是什么?
(4)综上,谈谈你对科技发展和创新的认识。
2019-05-15更新 | 1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