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106 题号:309018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材料三:
1982年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
中共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1979年至2000年
全国人大通过一系列法律,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阅读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所提供的信息,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治制度建设的重大成就。
(3)从材料可以看出,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城市化进程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历史发展中也显现出时代性。根据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以1845年中英《上海土地章程》的颁布为起点和标志,公共租界开启了其公共卫生建设的进程。此外,工部局还颁布了一些法令法规,以使公共卫生管理走向法制化……1901年工部局起草《公共卫生细则》,以实行传染病人的强迫隔离。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华界的公共卫生事业,不论在组织、体制、法制还是传染病的现代防疫措施上,均达到了相对完善的水平。

——刘雪芹《近代上海的癌疫和社会以1926-1937年上海华界的癌疫为例》


(1)写出与近代上海的开放有关的条约,依据材料,归纳近代上海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2)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曾说“武汉是英雄的城市”。请你列举武汉人民近代反封建相关史实并写出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变化。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同学们上网课,得益于哪项科技成果?

材料二:英国城市和农村发展示意图


材料三:美国城市发展

19世纪中后期,美国迎来城市发展的高潮。生活垃圾和工业废物肆意排放导致城市环境严重污染,人口大规模流动增加城市疫病传染的几率,各种威胁社会大众的生命安全……1870年纽约成立卫生局,成为其他城市效仿的典范。城市政府还首次吸引社会多元力量包括私人企业、民间团体参与垃圾处理工作……19世纪后半期疫病防治也取得了新进展。

——李晶《城市化下的“卫生”困境与突破》


(3)材料二中英国社会城市发展与那一因素有重要关系?列举这一时期加快城市间联系的发明。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城市发展中在政治方面有利因素。指出这一时期城市公共卫生改革的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中外近代城市发展历程对我国今天发展有哪些启示?
2021-03-13更新 | 3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李鸿章,曾国藩等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器物,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掀起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封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的破产,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能挽救民族危机。于是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相继领导了谋求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政治变革运动。

材料三: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但新生的国家政权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仅有政治制度的变革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文化革新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于是,一场高举“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1)材料一中的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和材料二中的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政治变革指的是哪些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说说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这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相同之处。
(3)综上所述,你从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得到什么认识?
2022-01-28更新 | 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江南制造总局                                                     轮船招商局

材料二: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皇冠落地,整个社会却依然笼罩在传统文化氛围中。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活中国政治上、道路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两个企业是在近代哪一重大事件中创办的?这一事件在当时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所说的“改良”和“革命”分别指什么?
(3)材料三中,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掀起的运动其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上述材料反映了在中国近代史上,不同的阶级、阶层进行的近代化探索,也反映出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所呈现的特点。请依据提示填写出A处所代表的内容。
器物或科技—— A ——思想文化
2020-03-23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