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建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2 题号:324007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的历史功绩,首先在于结束了战乱纷争的历史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度集权的帝国。而秦王朝的政治体制,实际上奠定了两千年来中国政治的基本格局。
——毛泽东
材料二:时代的主题是压倒一切的力量,纵观1840年至今的历史,我们能清晰地看出中华民族的时代主题经历了四个阶段:救亡——强国——富民——和平崛起。
——《国民大师之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个“高度集权的帝国”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为巩固这个“高度集权的帝国”的统治,秦王朝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王朝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提到了“纵观1840年至今的历史”。1840年爆发的,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改变的是哪场战争?辛亥革命这场“救亡”运动的领导者是谁?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哪一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时确立的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3)材料二中,在“强国——富民——和平崛起”的道路上,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是什么?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强国、富民”的目标,1978年底,党中央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1980年我国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请举出其中任意两个城市?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学历史课程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时空观念]

材料一 下图 



(1)下图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的过程? 
[史料实证]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君怎样的治国理念? 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商君治秦”的两项措施。 
[历史解释]

材料三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 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清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费正清《观察中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种梦想”实现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家国情怀]

材料四下图



(4)在抵抗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中,中国无数英烈用鲜血和生命铸起一-座座英雄的丰碑。请写出上图中任意一位抗日英雄的名字。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哪些精神? 
[唯物史观]

材料五 在《人权宣言》 和《独立宣言》 那闪光的大旗面前,大清龙旗显得那么古旧;在近代资产阶级议会面前,军机处已显得那么落伍。

材料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材料五、六反映了近代社会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 其中材料六体现了我国哪-制度保障“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2020-05-21更新 | 5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纪年示意图》(局部)



(1)从材料一中,找出结束国家分裂、完成统一的朝代(至少两个)。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

材料二



               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陈列馆

驻藏大臣代表中央,长期驻藏,会同西藏最高统治者监理西藏事务,诸如高级僧俗官员任免,财政收支稽核,地方军队指挥,涉外事务处理,司法、户口、差役等项政务的督察等。驻藏大臣设置确保了清廷在西藏的主权行使,有力维护了西藏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摘编自《清代驻藏大臣》


(2)据材料二指出驻藏大臣设置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哪一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材料三   台湾历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事件
元朝元政府设置▲___________,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3)元朝政府设置的哪一机构开始对台湾进行行政管辖?材料三列举的“台湾历史大事记”证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战期间中美英三个国家联合发表的哪一文件首次从国际法角度证明了这一事实?

材料四   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两岸中国人、海内外中华儿女理应共担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4)综合上述所有材料,谈谈你对“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的理解。
2023-05-10更新 | 5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分久必合,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炎黄子孙共同的心愿,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阅读材料一,请回答:李白诗中所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推行了哪些措施?
(2)材料二中提到的是汉武帝实行的什么措施?除此以外,为了实现大一统,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三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3)材料三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在哪一次战役后奠定的?这两次战役分别发生在哪一年? 这两次战役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特点?

材料四:“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材料四中的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他的抱负实现了吗?为什么?
(5)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军阀混战的局面,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请正确填写三国都城的名称。
(6)请按顺序写出三国灭亡的时间?
2019-01-04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