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甲午中日战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81 题号:3289305
改革与革命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95年至1898年,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的戏剧性程度,与日本对西方的态度颇类似,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压倒了简单的民族情绪。
——摘自许知远《醒来·110年的中国变革》
(1)材料一中“失败”指的是什么?“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在中国后来转化成了怎样的实际行动?这一行动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1851年和1911年都是旧历辛亥年,这两年在中国大地上各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革命运动。
(2)请说出在以上年代发生的革命运动名称及其领导人。
材料三 见下图

(3)根据右图分析“一五”计划优先发展的重点是什么?优先发展的企业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材料四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又更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4)材料四所说的“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发生的“深刻的变化”指的是什么?简要说明这一“深刻的变化”对中国农民及农业产生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1)材料一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条约中的哪些内容能说明日本的势力已深入中国内地?
(2)这一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2023-11-02更新 | 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1894~1895年,外敌入侵,清军在战争中惨败。针对此事,有人在北京城门上写了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请回答:
(1)“三军败绩”指的是中国在哪次战争中失败?
(2)“割地求和”指的是清政府签订什么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答应割让了中国哪些地方给日本?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影响最大的是那一条?该条约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2020-09-18更新 | 16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帝国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并划分势力范围,直接控制清政府,操纵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同时控制中国的海关,垄断中国的内外交通和对外贸易,……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他们还以办学校、建教堂、发行报纸、办慈善事业等方式进行文化侵略。这样,帝国主义就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国,成为近代中国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独立发展的根本原因。
——《中国革命史》何沁、罗正楷主编
请回答:(1)近代中国是部屈辱史,作为一个爱国者,你认识到的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如何?
(2)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哪几次侵华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2016-11-27更新 | 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