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 明朝的统治 > 八股取士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30 题号:3340834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变化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目者,沿唐柬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

材料二   清朝乾隆帝时,朝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竞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材料三   17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英国选择了民主,而中国选择了专制;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明朝科举考试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弊端。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材料一、二体现了统治者怎样的意图?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中国选择了陆地”?这些选择对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材料一
后世人嘲讽明朝以来考取功名的人说:“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材料二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缜密者入缮写。地处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近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造成材料一所说的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写出明清为加强皇权在政治,文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2017-07-10更新 | 3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有一个人,出身贫寒,曾经为生活所迫,当过和尚、乞丐,最后他却神奇地当上了皇帝,他是谁?


(1)材料一的“这个人”指的是谁?“他”的最初定都在哪里?
(2)明朝科举考试对文体格式,段落分化都有要求,所以被称为?,评价明朝这种形式的科举考试?
2022-08-13更新 | 2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中国历代统治者的各项政治举措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

(1)依据材料一回答,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

材料二   为适应疆域空前辽阔的特点,元朝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2)材料二中的“新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

材料三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评价八股取士时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3)八股取士开始实行于哪个朝代?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顾炎武认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的原因。

材料四

清朝边疆治理示意图(部分)

(4)观察示意图,清朝为加强对①处有效管辖,设置了什么官职?示意图中,清朝在台湾地区设置机构有什么意义?
2023-07-13更新 | 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