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 人民政权的巩固 > 土地改革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5138590
去年暑期乐乐去北京旅游,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时看到一件国家级文物:1978年11月24日晚,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的“生死状”。回来后对近现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土地政策的变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和几个同学以“近现代中国土地政策的变化”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也来参与。
⑴知识梳理: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时期内容(经营管理模式)影响
辛亥革命时期平均地权关注民生,但未落实
建国初期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巩固了① ,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三大改造时期                   土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国家和人民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⑵18位农民签下的“生死状”作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你认为其收藏价值何在?我们应该学习18位农民身上的一种什么样的可贵精神?
⑶近现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土地政策的变化,影响了中国农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请谈谈本次研究性学习给你的感悟和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图B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1)根据材料一,分析图A所反映的事件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图A到图B,中国土地所有制和生产资料的变化情况。

材料二 1978年~1984年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简表(单位:吨)

年份
农业生产项目
粮食棉花油料
1978年3亿217万522万
1984年4亿626万1191万

——摘编自韩俊《中国经济改革30年—农村经济卷》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脱贫攻坚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工作成效。全党务必深刻认识做好2020年“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毫不松懈,持续加力,坚决夺取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全面胜利。

——习近平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80年代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二指出,“夺取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胜利的关键是什么?

材料三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句号。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消除绝对贫困、彪炳史册的人类减贫奇迹,为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踏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摘自党建网《赓续初心使命 实现共同富裕》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谈谈你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能够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认识。
2023-07-06更新 | 2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的果实。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图A所示事件发生的原因。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党和国家实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土地改革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的两个柱状示意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发展呈现的特点。
(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伟大的中国人民完成了新生政权的建立、巩固,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023-10-23更新 | 2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材料题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主席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世界新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欢天喜地】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该事件的国际意义是什么?

【惊天动地】

材料二: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材料二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中,中国的司令员是谁?你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了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

【改天换地】

材料三:1950一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年(%1954年(%)
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85.545.292.191.4
富农、地主14.554.87.98.6
(3)观察上表,我国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改变,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4)结合材料归纳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列归纳最恰当的是( )
A.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准备B.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C.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D.加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

【翻天覆地】

材料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40年来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圳原属广东宝安县,划为经济特区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在很短的时间里,变成一座现代化的城市。


(5)依据所学知识回答,深圳是经济特区的代表,举出另外两例1980年广东建立的经济特区?在中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什么?
2022-06-16更新 | 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