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伟大的历史转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8 题号:514195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同时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邓小平文选》

材料三1992年,在五个经济特区中,外商实际投入约占全国外商总投资的29%;涌现出了一百多个技术和管理先进、年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创汇企业。对外开放以来,特区创下了230多项全国第一:打破铁饭碗,股份制试点;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高中历史教材人教版《必修二·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请用一句话评价材料一图片中的人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试举一例在建国后党的历史上最能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会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文革”结束初期是如何“打破思想僵化”的? “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国党和政府在农村是如何“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的?随后在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上又做出了什么调整?
(3)根据材料三,归纳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五个经济特区中,哪一个城市成为对外开放的代表?
(4)你能从上述材料和问题中得出哪些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二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三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1979年1月1日社论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为什么要进行工业化建设?
(2)为实现工业化梦想,1953年党和政府编制的建设计划是什么?在该计划中,党和政府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什么?该计划的完成有何重要意义?
(3)据材料二内容判断,当时我国正在进行什么运动?该社论内容反映了当时我国经济建设存在什么严重问题?
(4)材料三中的“战略转变”始于哪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有何重要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018-06-24更新 | 3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2】为了迎接建党97周年,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正在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筑中国梦”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展示影片--追忆历史】
《战狼2》和《厉害了,我的国》的热播,引起强烈反响。影片中的撤侨场面和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充分表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中国梦。在实现这一伟大梦想的实践中,是谁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又是谁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
【绘制图示--理清历史】年代尺上的事件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奋斗历程,请你将三处空格按先后顺序补充完整。

【设计表格--归纳历史】改革和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请你结合中外成功的案例完成表格空缺处①②③的填写。
事件
内容、意义
罗斯福新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核心内容新政的中心措施是①____________。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②___________ 的伟大决策。
意义新政取得显著成效,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中国历史进入③___________。

【整理图片--把握历史】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看到图一,你会联想到是哪一项外交成就让中国外交官乔冠华如此开怀大笑?
(2)看到图二所反映的凤阳县粮食产量的变化,你会想到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的哪一项政策?这一政策给农民带来哪些红利?
(3)我国在航天和农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图三是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的名称是什么?图四中的人物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在国际农学界获得了怎样的赞誉?
【总揽全篇一感悟历史】
(4)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历程。面对日益强大的祖国,你有什么感想?
2018-07-26更新 | 22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17年,在历经炒股、炒房各种浪潮后,“回归实业”成为了中国舆论关注的热点。从全球角度看,重提制造业、回归实业发展也成为了世界各国政府的热点议题。立足于中国,从近代出发,共同见证实业的昨天与今天。

材料一   李鸿章自称大清“裱糊匠”,他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材料二   1894年之际,洋务军事工业雇用工人约10800人;洋务民用工业雇用个人约8000人;洋务矿业雇用工人约20000人,总计约为39000人……1843年至1893年,中国城镇人口由2072万增加到2351万,城市人口比重由5.1%提高至6%。近代城市的数目在增加。河北的唐山,河南的焦作,湖北的大冶,江西的萍乡,台湾的基隆等地,正是洋务派在那里采新法开矿,才发展为近代城市。

材料三   1978年时广东没有一家拥有现代化生产线的工厂。30年后来广东南部的人,却可以看到摩天大楼,世界级饭店和高速公路。到1992年邓小平退休时,估计有一亿人次涌入广东的沿海地区。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

──【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材料四   2015年10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时建议推进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对接,其核心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为制造业发展构建智能工厂、实现智能制造。除了“智造”企业在对接,中德两国的“工业城市”也在对接。2016年4月,佛山联合10个中国城市和7个德国城市共同组建“中德工业城市联盟”,以促进联盟成员之间互补发展、创新融合为目标。2017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珠三角九市二区携手迈入全新时代。

材料五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主要是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李鸿章一辈子“勉强涂饰”、“裱糊”大清的目的是什么?客观上说,他的“裱糊”活动并非完全“虚有其表”,这是为什么?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以后广东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催生中国企业1992年和2001年两次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什么?
(3)依据材料四和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家推行的两项重大举措核心精神是什么?主要目的是什么?
(4)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之一,请你为中山后续发展提出2点建议。
2017-06-13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