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现代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 题号:514195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的和解在欧洲是以法国联盟体系为基础,在远东则是以华盛顿会议的协定为基础,两者的目标都是为了维护这两个地区的现状。这一目标在20世纪20年代中得到实现,但在随后的10年中,一切又突然地、决定性地颠倒过来。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壁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抉择,美国要承担“自由国家”守护神的使命,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

——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国会咨文

材料三: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将进入“碎片化”时代。

——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形势黄皮书》


(1)材料一中的“20年代的和解”在欧洲是通过哪次会议实现的?在远东形成的和中国密切相关的“华盛顿会议的协定”具体指什么? “维护这两个地区的现状”这一目标是通过怎样的国际新秩序得以实现的?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分别指什么?为了承担“自由国家”守护神的使命,美国在欧洲是如何“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的?美国此举最终推动并形成了二战后怎样的国际格局?
(3)在材料三中,当今“处于一个过渡期”的世界格局是指什么格局?未来的“碎片化”时代是指世界格局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4)结合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演变历程,你觉得影响国际格局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中国如何才能在未来的“碎片化”时代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体系)的三次大变动。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什么体系?这一体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这一体系终结的标志是什么?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两极格局以哪两个国家为首?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你认为推动这一趋势的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
(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你认为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和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1-01-08更新 | 1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世界各国既有矛盾斗争,也有合作共赢。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历史的真相完全不同。尽管弗朗茨·斐迪南的遇刺导致了一连串的误解、争论、最后通牒以及根本不可能恢复的混乱秩序,但是真正让战争的种子破土而出的却是数千英里之外的局势变化。

——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材料二   巴黎和会的决策者经过几个月激烈的讨价还价,最后拟定了对德和约,以最后通牒的方式迫使德国无条件接受和约。《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惩治非常苛刻。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还法国开采;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剥夺德国在非洲和太平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主要战胜国英国、法国、比利时和日本以“委任统治”形式予以瓜分。

——摘编自《世界现代史(第二版)上册》

材料三   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战时关系的主流是友好与合作……但意识形态的对抗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的出现。

——摘自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材料四   新一轮巴以冲突持续近5个月,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3万人死亡。当前,国际社会的止战呼声进一步高涨,为争取停火的斡旋正在进行。近期,巴勒斯坦政府突然辞职,黎巴嫩与以色列边境地区也交火不断。

——《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一战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战争的种子”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巴黎和会的实质。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的新秩序名称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开始的标志,并分析冷战开始的原因。
(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但局部动荡仍旧频繁发生。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际社会应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024-04-04更新 | 1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战胜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会,讨论签订和约问题。中国政府作为战胜国之一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但是,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了会议,对中国的要求置若罔闻,竟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摘编自张建华《世界现代史1900-2000》等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抗战

材料三 德、意、日法西斯轴心的最后失败,其决定性因素在于,以美、英、苏、中为首的广泛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其有效的军事合作。虽然东西方的法西斯也结成轴心,貌似强大,但实际上从未形成有效的军事合作,必然被各个击破。

——摘编自罗荣渠《辉煌、苦难、艰辛的胜利历程》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和会”的名称和中国的遭遇。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及其启示。
2021-05-14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