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5286835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影响深远,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现经济集中化。……

——斯托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秦始皇应用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法家集大成者的学说,这位人物是谁?

材料二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大一统”之梦》


(2)秦汉统治者是如何“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的?

材料三   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唐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魏征:“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


(3)材料三体现了唐太宗的哪些执政理念?请各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

材料四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4)材料四中的“帝”指哪位皇帝?请指出丞相这一官职设立和废除的朝代?

材料五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5)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标志着什么?
(6)结束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论语·为政》


(1)《论语》是什么学派的思想经典? “为政以德”主张以什么治国?

材料二 秦始皇为了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焚书坑儒”。

——摘编自《中国历史》


(2)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二可以看出,秦始皇采用诸子百家中哪家思想治理国家?

材料三   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懂。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汉书·食货志》


(3)针对汉初社会境况,汉高祖实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依据诸子百家哪家思想?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建设美好社会要注意哪些问题?
2018-04-01更新 | 4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凭借着勤劳与智慧,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高超工艺的精品】

材料一   如图一、图二



(1)“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上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说出这两件青铜精品铸造的时期并指出图二所示青铜器在青铜器中的地位。

【中华文明的载体】

材料二   考古学家们发掘了数以万计的甲骨片,甲骨上所记的都是占卜语言。凡祭祀、战争、风雨、天象、农业丰收以及病疫等都是通过占卜向上天请命。如图甲骨片中所示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2)如图所示的文字它被称为甲骨文,请说出这种文字的两种造字方法。

【巧夺天工的工程】

材料三   某著名水利工程的相关说明

部位主要作用
鱼嘴将岷江分为内、外二江,外江主要用于排洪,内江主要用于引水灌溉
飞沙堰当内江水量超过宝瓶口上限时,多余水量从飞沙堰自行溢出,排入岷江,起到泄洪减灾作用;排出内江水中挟带的沙石,确保内江通畅
宝瓶口是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内江水流入宝瓶口后,经过不断分闸调节,形成灌溉成都平原的自流灌溉渠系

(3)指出材料三中描述的这项水利工程的名称。这项水利工程是由谁主持修建的?据材料三的相关说明,说说这项水利工程具有什么功能?

【影响深远的思想】

材料四   他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万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能够相互转化的。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他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4)材料四中的“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通过以上问题,你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认识?
2024-01-17更新 | 1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每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是社会前进的力量源泉。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著名史学家冯天喻曾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湖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材料二:在欧洲历史刚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的一片灿烂星云,成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把形形色色的思想汇聚起来,从而产生崭新的近代文化。

材料三:它是共产主义的“圣经”和“福音书”,“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一个半多世纪以来解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材料四:“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

——2018年5月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生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试举出春秋时期一位思想家的民本观点印证为百姓而“鸣”这一结论。

(2)材料二中“灿烂星云”指的是什么运动?为何说它是中世纪与近代的分水岭?

(3)材料三中的宣言指什么文件?试举一例证明材料三论断的正确性。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共产党人找到了怎样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从而创造了“发展奇迹”?

2019-08-12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