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 > 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 > 科举制的完善(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5 题号:5412911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古代的知识分子往往用诗歌的形式,来抒发他们对历史对政治的一些感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唐诗 】

材料一:唐诗中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材料二: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1)材料一的这两句诗是哪位诗人的作品,反映了唐朝怎样是史实?
(2)在唐代科举中想要和孟郊一样“登科”,知识分子可以参加那些科目的考试?
【 宋词 】

材料三: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宋.岳飞《满江红》


(3)“靖康耻”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想一想,历代百姓为什么如此地尊崇岳飞?
【 元曲 】

材料四:元曲四大家中的另一位马致远则在《[中吕]粉蝶儿》中讴歌忽必烈:“善教他,归厚德,太平时龙虎风云会。圣明皇帝,大元洪福与天齐。 ” 


(4)这是马致远赞美元世祖忽必烈的诗句,请举一例说明忽必烈在改革政治制度方面的“圣明”措施?这一制度实施的机构在中央和地方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人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人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


阅读后回答:
①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创始的人物是谁?唐朝时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获得第一名的叫什么?
②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
2017-10-21更新 | 4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自古以来,“考试”是选拔人才的有效手段。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柏扬《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   唐代诗歌在中国古代、一枝独秀……科举制度在唐朝走向完备,在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要标准的进士科备受国人青睐,这对唐诗的繁荣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郭桂花《科举与唐诗的繁荣》

材料三   宋朝读书风气很浓,人们希望用勤苦来获得学问,再以学问来打通权力之门。

——萧子文《简读宋朝史》


(1)材料一中“改用考试的方法”的制度是什么?其确立标志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是什么?这一时期,武则天对科举制度的完善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材料三中为方便宋朝读书人“打通权力之门”,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反映了宋朝实行什么样的政策?
(4)综上所述,谈谈科举制度对古代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3-05-07更新 | 2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取消了官吏任用的门第限制。开皇七年,隋文帝命诸州每年举送三人到中央参加秀才、明经两科考试。隋炀帝时又添设了进士科。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概括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选材标准分别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一,请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说说什么是科举制?

材料二   她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材料二中的“她”是谁?

材料三   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5)材料三是宋朝什么政策的具体表现?

2019-08-10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