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 远古的传说 > 大禹治水、禅让制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58174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B带领人民利用地势和河道,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是谁?材料一中的水指的是哪一河流?
(2)材料二中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你认为该水利工程在当时的功能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在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
(4)他们两个治水能够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出一条即可)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三:“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材料四:“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材料五:“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请回答: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2)材料二中“轩辕”指谁?后人尊称他为什么?“平定蚩尤乱”最具决定性意义的战役是什么?
(3)材料三描述的内容是治理哪条河?谁治理的?采用什么方法治理的?
(4)材料四讲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文中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的是什么事情?
(5)材料五中的“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讲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是从谁开始?
2021-02-08更新 | 4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文字篇】

材料一: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1)这里的“书同文字”指秦始皇统治时推行什么“文字”?
【制度篇】

材料二: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选自《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三:“天下英雄,入吾教中矣!”


(2)材料二中的描写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什么特点?材料三唐太宗是通过什么方式让“英雄入吾彀中”的?
【科技篇】

材料四:



(3)材料四中图一与我国古代哪一项重大科技发明有关?回答图中所示文物的史学价值。
(4)中医在世界医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图二人物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的著作是什么?
【艺术篇】

材料五: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5)中国书画艺术可谓源远流长、翰墨飘香,请根据图写出这部作品的名称,并据材料说明习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2021-05-21更新 | 1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大部分国土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天寒冷干燥,但夏季炎热多雨,宜于植物生长,这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原始农业。但季风气候有一个缺点,即夏季来临和退却时期的或早或迟,形成雨量的或多或少,很容易形成干旱或水灾。……史不绝书的水旱灾害,使中国人民自古以来重视兴修水利,如四川人民开凿了灌溉成都地区土地的渠道,秦国挖掘了郑国渠。

——摘编自《古代文明与地理环境之关系》

材料二

东汉武梁祠画像石大禹像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有关信息。
(2)据材料一、二,指出画像石大禹像反映出的信息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结合所学知识,再举一例文明成果,并说明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2024-03-17更新 | 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