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题型:选择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1 题号:5979362
战国出现“诸子”、“百家”的原因不包含
A.战国时期,社会发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变化
B.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观点不同形成了不同学派
C.学者们著书立说,聚众讲学
D.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相互厮杀,七雄兵马攻城略地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表所示反映了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它是(     
学派 代表人物 主张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 选贤与能
儒家 孟子 实行“仁政”; 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道家 庄子 顺应自然和民心; 追求精神自由
法家 韩非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A.天下为公B.诸侯争霸C.百家争鸣D.楚汉之争
2024-03-13更新 | 10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正在探究有关“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相关问题,由此可以推断,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
A.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
2020-03-16更新 | 27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商鞅,本姓卫,因是卫国皇室之后,又称公孙鞅。后因变法有功被秦孝公封在“商”地,才被称为“商鞅”、“商君”。商鞅名字变化背后所反映的史实是
A.分封制的盛行B.商鞅变法得到秦始皇的肯定
C.商鞅生在商国D.耕织有功国家赐给田宅和爵位
2016-12-13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