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夏商周的更替 > 分封制和宗法制 > 分封制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1 题号:6074907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材料二: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引自教材


请回答:(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
(3)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汉武帝这一措施巧妙在哪里?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大一统”的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镇压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屏障)”。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从古至今,中国的发展历经了无数个朝代,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都有所变化。而汉字却是相对稳定的,这就使得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人有一个统一的交流载体。通过这个载体,使得中国在古今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仍然保持着大一统的国家,有着不竭的生命力。

——摘编自百度文库

材料四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谈论的是什么制度?并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指出“周人”和秦始皇对该制度的看法有何不同?基于以上认识,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创建了什么制度使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
(2)根据材料三和四,归纳中国保持大一统的重要因素有哪些?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思想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3)综合以上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政府还从哪些角度(方面)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
2023-02-16更新 | 3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有了巨大飞跃,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以“王朝更替与制度创新”为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王朝更替】

材料一:夏商周的更替

朝代建立时间开国君主都城亡国君主
阳城夏桀王
约公元前1600年亳、殷
西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周幽王

材料二:



【制度创新】

材料三:


材料四:



【活动感悟】
(1)请结合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知识,完成表格。
(2)根据图片总结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
(3)在方框和括号内填上相关内容:A:______;B:______
(4)根据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5)学习了夏商西周的兴衰和更替史,你有何感悟?
2022-10-15更新 | 4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研究这段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

材料二: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后代)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

——摘自《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如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的镇国青铜器——利篮,证明了我国青铜工艺的高超。该文物内壁铭文明确记载“武王征商”之役发生在某年“甲子”日的早晨。据此古代史上这一著名的战役有了一个绝对年代,为商周两代的划分,提供了重要的年代依据。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说明政治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说出西周与夏商时期相比,创新的政治制度?你认为该制度实施的依据是什么?
(3)据史料三指出,“利簋”的发现有何价值?结合所学判断材料中“这一著名的战役”是指哪场战役?
(4)材料四中三幅图片揭示了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我们得到的最主要的启示是什么?
2023-10-19更新 | 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