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隋唐的科技与文化 > 唐诗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 题号:612136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材料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材料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请分别写出它们对应的三位诗人的名字。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三位诗人诗歌的特点。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篇】

材料一: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参政的机会……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第五大发明”的发明者是谁?该制度正式创立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这一制度的影响。
【技术篇】

材料二:唐朝农用工具


——钱文忠《玄奘西游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二中生产工具的名称。
【文化篇】

材料三: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麇俱丰实。

——杜甫

——摘编自王觉仁《唐朝原来是这样》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唐朝文学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其中李白被誉为什么?杜甫的诗歌又被称为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请你选取除范例外的任意角度提炼一个与创新有关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照范例:
观点:文化创新促进中华文化发展繁荣。
论述:唐朝时期大力扩展诗歌形式,创新诗歌行本的样式,使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涌现了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唐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促进了中华诗歌文化的繁荣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文化创新有利于国家文化发展和繁荣,要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文化创新。
2023-06-13更新 | 8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魏晋南朝的诗人,多半出身于门第新贵族中……唐代诗人之多、诗学之盛,可以说超前绝后。全唐诗九百卷,凡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作者二千二百余人。以平民的作家,而歌唱着平民生活下种种情调与境界。秦汉时期的绘画主要应用在宫殿庙宇坟墓……一到唐代,仙、释、人物画逐渐转而为山水、花鸟,壁画和石刻渐转为纸幅尺素,在人们日常起居的堂屋与书房中悬挂起来。

——摘编自钱穆《中国古代文化史导论》


(1)材料一图A 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其中,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_,主张实行“仁政”。图B时期,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_____”。元代_____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代表作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图C人物主张人应该“_____”,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文化发展所呈现的特点,并结合时代背景,归纳推动唐朝文学艺术走向繁荣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强国谈谈你的认识。
2023-10-25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柏扬《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唐玄宗时,诗赋定为科举的必试项目。唐诗名家辈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近五万首,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观。科举考试还专设“书学”一科,以书取士,使朝野上下莫不笃重书法,趋之若骛。贞观、开元之治,经济繁荣,国威远扬,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更把书法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唐代书法成就以楷书最为突出,对后世影响极大。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讲义》


(1)材料一中“改用考试的方法”的制度是什么?谈谈科举制度对古代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对下列内容做出判断,正确的在对应括号内填写“正确”,错误的在对应括号内填写“错误”。
①科举制度推动唐诗发展,流传至今的作品众多,影响深远。(     
②杜甫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被称为“诗仙”。(     
③在唐代,隶书成就最为突出,书法名家人才辈出。(     
④唐朝的文化发展与该时期政治经济因素关系密切。(     
(3)面对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你认为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2023-09-11更新 | 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