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 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6146178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综合消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8日上午在北京开幕,受到全球媒体高度关注。从中共一大,到十九大的召开,中国共产党从她诞生之日起,就开始领导中国人民克服各种磨难,踏上了寻求和平,建立新中国,谋求祖国复兴的伟大征程。

(1)上图中的A、B、C处分别代表了党在历史上召开的重要会议。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会议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哪个会议?

(2)上图中D、B、P三个字母分别代表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阶段。它们依次是:大革命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和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重心发生了重大变化,开辟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在E时期,中国人民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有哪些?中国共产党起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二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用自己的双脚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说起长征、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毛泽东的长征诗。他的诗不但记下了长征中的重要事件,也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采。

七律长征

(初稿写于1935年冬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三博古等人在红军长征出发前,既不做深入细致的政治动员,也不做长途行军作战的准备。他们把突围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行动缓慢,始终摆脱不了敌人。

材料四红军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后,人员折损过半,只剩3万多人。红一方面军原来准备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蒋介石调集重兵布成口袋阵,企图一举消灭红军。

材料五草地位于川陕甘边界,绵延几百千米,到处是野草丛生的沼泽和散发出肩尖味的黑色泥潭。行人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其中,无法生还。红军靠挖野菜、草根,甚至杀马成煮皮带克饥。常常背靠肯宿营互相取暖:手执手行进,超过泥落。就这样,红军历尽艰难,走出了草地。...红军将士穿着单衣,踏着没膝的积雷,顶着怒吼的狂风,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战胜了风重,翻越了夹金山。

(3)诗中说“红平不怕远诞难”,请你根据材料三、四、五,分别顺据指出红军长征过程中不怕的是什么2

(4)综合分析以上材料,共产党人身上有哪些高费品质?请你谈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创建人民军队、坚持领导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之一。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8月上旬,国共双方达成协议: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并设总指挥部。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

——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

材料三   (解放战争时期)经过一年的作战,人民解放军的实力大大增强,中央军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决定实施战略反攻,把战场开辟到国民党统治的地方去。……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后,经过一年的内战和外线作战,使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据《中国历史》(中图版)八年级上册整理


(1)材料一中,图A、B、C分别描绘的场景分别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依据材料二,红军改编表明第几次国共合作正在形成?改变后担任八路军
总指挥的是谁?
(3)依据材料三,人民解放军揭开全国战略反攻序幕的重大军事行动是什么?战略决战中首先发起的战役是什么?
2019-02-22更新 | 1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鲁迅笔下最早出现孙中山的名字是在1925年4月8日致许广平的私信中。因正逢孙中山逝世,所以,自然而然地谈到了孙中山。鲁迅写道:“总要改革才好。但改进最快的还是火与剑,孙中山奔波一世,而中国还是如此者,最大的原因还在他没有党军,因此不能不迁就有武力的别人。近几年他们似乎也觉悟了,开起军官学校来,惜已太晚。”

——刘明刚《鲁迅论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改进最快的还是火与剑》

材料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国民革命军军歌》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则是有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

——刘新如《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历史昭示》


(1)材料一中所说的军官学校是指哪一所学校?这所学校在当时起了怎样的作用?
(2)材料二中的这首歌有助于我们了解哪一时期的什么历史?
(3)材料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实现这一点的?
(4)从材料二中的“打倒列强”“除军阀”到材料三中的中国共产党“有一支……人民军队”,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政策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2017-12-02更新 | 22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征途漫漫,惟有奋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9年上半年开始的爱国运动,是一场急风暴雨式的群众斗争。在严重民族危机的刺激下,这场运动迅速的席卷全国,从大城市一直扩展到中小城市以至偏僻乡镇。

——摘编自《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以下是与中共一大、遵义会议、南昌起义三个历史事件相关的图片和诗词

   

        图1                                                                   图2                                                            图3

娄山关前鏖战急,
遵义城关赤帜竖。
舵手一易齐桨橹
革命从此上新途。

——伍修权《七律·历史转折》

四十年前会上逢,
南湖泛舟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
君与恩铭不老松。

——董必武1961

南昌首义诞新军,
喜庆工农始有兵。
革命大旗擎在手,
终归胜利属人民。

——朱德《纪念八一》

A

B

C

材料三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

——摘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9年上半年开始的爱国运动”的名称和“严重民族危机”所指的内容。
(2)将上面的诗词与图片正确搭配,并把字母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图1:______   图2:______   图3:______
(3)请你为材料三中的年代尺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任选材料三中的史实,说明材料四的观点。
(4)综合上述材料,中国共产党及仁人志士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谱写了一首奋斗的赞歌,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我们又肩负了怎样的责任。
2023-09-15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