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铁犁牛耕的使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 题号:6229166
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往往要依赖诸多因素
的推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以来,由于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纷纷变法,引发了一次变革的浪潮。                                          

——摘自北师大版教师教学用书


(1)材料一中的“它们”指什么?材料认为“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对社会的阶级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2)上面是我国古代两项伟大的水利工程示意图。仔细观察示意图,分别说出两项水利工程的名称。

材料三   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3)如何理解材料四中所说“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两宋时期流传的哪一谚语可以说明这一变化?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出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1)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进步的两项重要技术(工具)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商君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2)材料二中的“商君”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二指出在“商君”变法的措施中,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哪一项?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3)请根据材料三写出商君变法的影响?

材料四:北魏虽然统一了北方,但要巩固政权,还必须解决面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部落习俗密切相连,因此当时改革鲜卑旧的习俗,就成为北魏统治阶级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卢菡著《不可不读的中国历史》


(4)请根据材料四说出是谁解决了鲜卑旧俗并进行改革?改革的作用是什么?

材料五: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5)请根据材料五说出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采取了什么措施?除此以外,“魏主”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023-12-20更新 | 3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至春秋中期以后,使用铁器的情况已很多……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江西九江、江苏六合、河南洛阳等地,都发现了春秋中晚期的铁农具。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东汉末年,由于北方战乱不断,人民纷纷南迁,据记载,307年到5世纪中期,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陆续南下到巴蜀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就有70多万人……以前江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而此时则有稻、麦黍、粟、菽、麻以及其他各种杂谷,这些作物许多来自北方,在种植上可与水稻交相进行……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一,概括“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耕聚落的居民“精神生活”得到发展的证据。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中晚期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新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汉末年以来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推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
2023-03-16更新 | 3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改革是指改变旧制度、旧事物。无数历史史实证明唯有改革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强大动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两项重要农业生产领域方面的革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快速提高,请问这两项革新分别是什么?
(2)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改革家,在他的辅佐下,谁成为春秋五霸中首先称霸的霸主?称霸的标志是什么?
(3)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改革,他的改革对于秦国有何意义?
(4)北魏孝文帝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采取的汉化措施是什么?他的改革顺应了当时何种时代潮流?
2019-07-25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