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6 题号:6336721

创新是长远发展的动力。先进理论的诞生是思想创新,政治体制的变革是制度创新,科技发明创造是科技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剧烈的变革之中。社会上先后产生了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迎来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易中天《百家讲坛》

(1)材料一中的“黄金时代”是指当时思想领域出现的哪一局面? 后来秦始皇采取了法家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创立了我国两年多年封建王朝统治的政治体制是什么?

材料二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2)材料二中,作者推崇的“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指什么制度?它是通过什么法律文献开始确立起来的?

材料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棉纺厂的机器和福特公司的汽车分别使用的动力机械。

材料四   1920年~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为此,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宁的“方式”有何特点?

(5)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你认为:思想解放、政体变革和发明创造有何内在联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观察下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⑴孔子学术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其学说对后世有什么重大影响?
⑵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学说,他要求统治者采用什么政治观念治理国家?
⑶秦朝时期儒家思想遭到沉重打击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⑷汉武帝时期对儒家学派采取了什么政策?
⑸秦始皇、汉武帝对儒学态度截然相反,但现象的背后,也有着共同的目的。这个共同目的是什么?
2016-12-12更新 | 96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德伦理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先秦时期就已存在。在先奏的美德伦理思想中,“德”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强调要修养内心,让自己的行为跟内心保持平衡遵守做人的规范,与他人处理好关系。“礼”也是先秦的美德伦理思想中的重要内容有“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的论断。此外,那时的美德教育的普遍思想是人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涵养自己的美德,做好一些事情,才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

材料二   以下为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文言语句。

“德,升也。从彳,㥁(dé)声。”“外得於人,内得於已也。”

——《说文解字》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和作用。
(2)举出一例中国历史史实,并说明其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美德。
(3)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作为中学生,你能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做些什么?
2024-05-25更新 | 1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春秋时代,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促成这一社会变革的物质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的诸侯国,积极从事霸业活动。……到了战国时期,夺权胜利的地主阶级为了巩固和扩展利益,先后开展了社会改革,掀起了变法运动。面对当时的社会大变革,人们提出不同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文化类创新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聚焦典籍中的经典名篇,立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材料一中的经典名句选自先秦典籍,请将①②③④处的典籍名称补充完整。(任选两个完成)
(2)根据材料二,概括“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2024-04-28更新 | 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