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 明朝经营边疆和对外关系 > 郑和下西洋、南洋开发 > 郑和下西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5 题号:63455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当代明史专家吴晗曾指出,郑和下西洋“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范围之广,那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就是明朝以后也没有。这样大规模的航海,在当时世界历史上也没有过”。

材料二据《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你认为郑和下西洋有哪些特点?

(2)依据所学,请你说说郑和“大规模的航海”最远到达哪里?

(3)根据材料二,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4)通过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你有什么感悟?

【知识点】 郑和下西洋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安是整个丝绸商贸之路的起点,正是有了丝绸之路的沟通,长安拥有了海纳百川般雍容丰厚的文化,留下了众多丝路通商的痕迹……到唐朝时,长安城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全世界的人们都向往着这个神奇的城市,唐朝也从容地汲取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营养滋润。


(1)依据材料一指出,唐朝都城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关税成为当时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2)材料二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发明条件是什么?

材料三:15世纪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三保太监七次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


(3)材料三描述的事件最远到达了哪里?据材料说明这一事件为什么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

材料四:(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摘自(美)基辛格《论中国》


(4)材料四反映了清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政策造成的危害。
(5)根据以上对外交往的史实,以古为鉴,谈谈你对我国对外交往政策的认识?
2021-07-16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央视热播的《大国崛起》纪录片,以浓缩的方式阐述了有关国家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最重要的事件,对于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建设做了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同时能够使人民更好地认识现实,更清醒地展望未来。中国崛起之路,曲折而又艰辛,历史上许多经验,值得借鉴。

材料一: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进口汉朝的商品和技术——主要是丝绸、纸张、陶瓷以及陆军和海军技术……7世纪唐朝的建立不仅宣布了中国的第二次崛起,而且巩固了中国在南方的力量,并通过陆路向四周扩展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还传播到隔海相望的日本。中国不仅高度开放而且迎来了一个贸易和工业增长的时代。……1368年,明朝建立了,中国由此实现了第三次崛起。虽然这次与前两次相比有些逊色,但中国强大的力量仍给这一地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王赓武《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

材料二:

郑和船队所到之处,以礼待人,公平贸易,并将海外的先进文化与科技带回国内,因而为中国赢得了信誉和朋友。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概括中国古代三次崛起体现出的共同特征。(至少方面)

(2)结合所学知识,请用史实说明唐朝的“影响力还传播到隔海相望的日本”。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粵省之澳门矣。”

—《粵海关志》

“浙民习俗易嚣(嚣:激怒,冲动而喧嚷),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

(3)材料三反映出清朝统治者采取哪种对外贸易政策?并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政府采取此政策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政策的看法?

(4)联系当今国内国际形势,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国第四次崛起?

2018-09-05更新 | 3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诗经》《论语》……等名篇经典,楔形文字、地图、玻璃、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印刷术等发明创造,长城、麦加大清真寺、泰姬陵、吴哥窟等恢宏建筑……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各种文明在这片土地上交相辉映,讲写了亚洲文明发展史诗。

——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   下图为陕西乾县唐朝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部分)。大唐盛世,四海升平,万国来朝。该壁画展现了三名唐朝官员(左)在接见使节的“大国外交”场景。这些使节可能来自东罗马帝国、日本(或新罗、渤海国)和东北少数民族地区,他们在向唐朝的代表表达敬意。


材料三   阅读下面的《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1)写出材料一中由中国创造的四项文明成果。阿拉伯数字是由哪国人发明的?
(2)写出唐朝时出现的一个“盛世”局面的名称。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出现“盛世”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哪里?简要说明郑和下西洋有何历史意义?郑和下西洋是伟大的壮举。你应学习郑和怎样的精神?
2021-01-21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