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大一统的汉朝 >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 陆上丝绸之路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7 题号:6515515

交流促进发展,开放带来进步。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材料二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郑和船队带去了大量的中国瓷器、铜器、铁器、金银和各种精美的丝织品,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胡椒、象牙、宝石、香料和长颈鹿、狮子、鸵鸟等珍贵动物。郑和所到之处,受到各国的热情接待。

——中华书局版七下《中国历史》

材料四“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1)材料一所述“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据材料一指出“丝绸之路”的主要历史作用。

(2)分析材料二,据所学知识说明宋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历史意义?

(4)材料二中,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了什么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对此你有何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敦煌壁画)

材料二


材料三   古代海陆两条丝绸之路不仅沟通了东西方、亚非欧文明,而且促进了不同文明的相互渗透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千百年来,不同的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相互激荡,积淀形成了世人公认和推崇的丝绸之路精神,而且不断注入时代内涵。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四   党中央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多场多边会议,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简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哪个朝代?
(2)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丝绸之路的开辟带来的影响。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精神的理解。
(4)根据材料四,说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有何现实意义?
2023-02-11更新 | 3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我校七(1)班同学开展对“丝绸之路”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材料一   



(1)这条丝绸之路最早开辟于什么朝代?对开通丝绸之路贡献最大的人物是谁?
(2)请参照材料一地图将这条路线的起点A与终点B的地名填在方程内。

材料二   通过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昊以及佛教、废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根据材料二回答,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

材料三   201411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发起设立丝路基金。……丝路基金将为沿线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4)根据材料三,说说我国设立丝路基金有什么现实意义?
2022-04-19更新 | 7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文明·互鉴·交流是历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材料二


这条道路真正形成始于西汉张骞凿空。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

材料三   以下是西北河西走廊地区出土的画像砖


材料四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刘玉才等《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五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指出材料一中的四个观点分别是诸子百家中哪个学派的主张。
(2)写出材料二中“这条道路”的名称。这条路的开通有何作用?并依据材料概括汉朝与西域双方交流的物品有何特点?
(3)依据材料三,指出魏晋时期河西走廊地区出现的历史现象,将图片所对应的历史现象的表现进行归类。现象:________生产方式:________:生活习俗:________:文化艺术:________。(填写序号,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4)依据材料四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的特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历史意义。
(5)依据材料五,谈谈在文明交流互鉴的浪潮中,怎样做才能使中华文明大放异彩
2023-12-18更新 | 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